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风烟 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风烟1 俱净2,天山共色3从流飘荡4任意东西5自富阳至桐庐6,一百7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
风尘烟霭都消散了,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澄清的颜色。 船随着江流荡漾,任凭它向东或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有一百来里水路,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峰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缥碧10,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1急湍甚箭12,猛浪若奔13。 夹峰高山,皆生寒树14负势竞上15互相轩邈16,争高直指17千百成峰18。 泉水19石,泠泠作响20。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21
江水都呈现出一片青绿的颜色,即使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湍急的流水比飞箭还快,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夹岸高山,全都生长着耐寒的树木,山依恃地势向上伸展,互比高远,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声响;鸟儿彼此和鸣,交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
蝉则千转不穷,猨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疎条交映,有时见日。蝉则千转22不穷,23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24者,望峰息心25经纶世务者26窥谷忘反27横柯上蔽28在昼犹昏29疎条交映30,有时见31
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也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在仕途上像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看到这么雄奇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着谋划俗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疏落的枝条相互掩映,有时也会漏下几抹日影。

导赏

中国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代表性的文学体裁。 战国时代末年,屈原的「楚辞」成为了一种特别的文体,影响后来形成一种肆意铺陈,讲究文采的新体裁,称为「赋」。 赋的写作在汉代曾盛极一时。 散文的写法到了魏晋时期曾受赋的影响,成为注重形式的美文,当时称为「今体」,到唐代才把这种句式相对整齐的文章称为「骈文」。 「骈」本是两马并驾一车的意思,引申指成双对偶的格式。 南北朝是骈文的鼎盛时代,这里介绍吴均所写的《与宋元思书》,是当时的名篇。
吴均是南朝人,是有名的史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文在当时颇有名气,不少人仿效他的写法,称为「吴均体」。 《与宋元思书》意即「给宋元思的信」,但看来完全不见书信的格式,大概这篇流传后世的篇章只是原来书信的其中片段,让古代编书家选入文集供人欣赏,至于原来书信的其他部分,早已不传。 这是一篇写山水的美文,描写由富阳至桐庐一带的秀丽风光。 全文篇幅很短,只有一百多字。
第一部分由「风烟俱净」至「天下独绝」,先点出自己在江上任意飘荡,欣赏四周的美景。 这里写「风烟俱净」,大概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天朗气清,烟尘尽去,因此山水景色看起来也特别美。 他随舟飘荡的地点,是由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江面。 富阳在今浙江省西北部,该处有富春江,可沿水路至桐庐,是山水极美的旅游区,到今天仍享负盛名。 作者就形容这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两句也带出了下面要描写的内容。
第二部分先写「异水」。 这段描写虽然只有六句,但所写江水之异却很丰富。 这里写了「水色」(水皆缥碧)、「水深」(千丈见底)、「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水呈碧绿色,虽深邃但可见底,其中的游鱼细石完全可以清楚看到,可见江水是清澈非常,也表现了江水的静态美。 后面两句却呈现了江水另一种形态,湍急的江流比飞箭更快,滚滚波浪像奔驰的骏马,动感十足。 这里表现了长长的富春江在不同分段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确是「异水」。
第三部分写「奇山」,先用六句写整体山色,然后再写山间声音。 从江面上望,便看到夹岸高山,山上长满了寒树。 下面四句形容树的姿态,众多树木依附山势,争相向上伸展,直指天空,好像又形成了千百个山峰。 这里用拟人法写树的形态,十分生动,既写树,也以树衬托山之奇。 接着的描写充满音乐感。 山间泉水冲击乱石,声音清脆激越;各种飞鸟互相歌唱应和,合成优美的乐章。 树上蝉儿不断鸣叫,山上猿猴也啼叫不绝。 这各种大自然的声音融和一起,使人置身于一个美妙的音乐环境中。
接下来四句写人的感受,作者认为在这个优美脱俗的环境中,人的心灵似乎也得到洗涤。 那些竞逐名利而要不断攀高的人,看到山峰美景,也会平息心中的种种欲望(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被日常政务缠身的人,看到这里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几句融情入景,点出了优美山水的作用,可以洗涤和滋润人心。
最后再补充四句,写树枝横斜交迭,遮蔽了阳光,身处其中,白昼也像黄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在稀疏的树枝掩映下,有时又会透进一些阳光(疎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里可见在船的行进间,景色又有了另一种变化,一再显示富春江山水的奇异。 至此文章已完,但又有点意犹未尽之感,大概因为这是原书信的节选,所以看不到一种完善的收结安排。
《与宋元思书》一文描述由富阳至桐庐一带秀丽的山光水色。 使人读后如临其地,有置身其中之感。 本文作者吴均生当南北朝,在这个政治混乱的世代,士人多求隐退避世,加上他在仕途上遭受挫折,于梁武帝时因私撰《齐春秋》入罪免官,不免也有厌倦官场之意。 文中就流露了他向往山水美景,有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之意。
这是一篇典型的骈文,全篇以四字句为主,杂以少量五字句和六字句,句式十分整齐。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对偶用得最多,例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猨则百叫无绝」;又有句中对如「奇山异水」,隔句对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些句子对偶工整,用字优美,而不是生搬硬套,也没有当时人滥用的典故。 文中细描景色时的用词也生动多变,如用大量动词及拟人法形容山上树木恣态,又运用同义词、反义词、着色词、拟声词等,使景色更觉活灵活现。
骈文是十分注重修辞的文体,可以显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这种写作手法被推到了极端,文人写作竞相卖弄技巧,忽略了文章的内涵,常为人垢病,以致骈文也常被人贬低。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欣赏的作品,尤其可作为修辞手法的学习对象,《与宋元思书》便是其一。

查阅次数:15148
資料來源:
朗读:甘玉贞(粤)、白雪莲(普)
|
注释、译文:甘玉贞
|
导赏:甘玉贞《古代散文导读──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文)、甘玉贞(粤)、白雪莲(普)

作者/出处

吴均

吴均(公元469 – 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小品书札尤为见长。 曾官至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不合梁武帝意而被免官。 诗文自成一家,多描绘山水景物,文辞清丽,当时很多人仿效,号为「吴均体」。 着有《吴均集》二十卷,可惜并未流传下来。 只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保留了他一些作品。

查阅次数:1961
資料來源:
甘玉贞

创作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黑暗,社會動盪,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與宋元思書》是吳均以駢文形式寫給宋元思的一封信,文中也融合山水來抒發心中之情,一作《與朱元思書》。《與宋元思書》意即「給宋元思的信」,但看來完全不見書信的格式,大概這篇流傳後世的篇章只是原來書信的其中片段,讓古代編書家選入文集供人欣賞,至於原來書信的其他部分,早已不傳。本文選自《藝文類聚》,是一篇寫山水的美文,描寫由富陽至桐廬一帶的秀麗風光。

資料來源:
甘玉贞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