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公元一四八八——一五五九),字用修,號升庵,別署博南山人、博南戍史、逸史氏、遠遊子等,諡號文憲。四川新都(今四川成都)人。父楊廷和為明代內閣首輔大臣。楊慎生於京師,自幼聰穎,師從魏濬,銳意舉業。武宗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楊慎二十四歲,考中狀元,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二年(公元一五一七)八月,武宗微服游幸,楊慎抗疏切諫不果,遂乞病還鄉。三`年後,返京復官。世宗即位,任經筵講官,並參修《武宗實錄》。嘉靖三年(公元一五二四),「大禮議」事件發生,楊慎力諫不獲,竟被廷杖兩次,幾死復蘇,詔謫戍雲南永昌(今雲南保山)。楊慎謫居雲南三十餘年,終不復官。嘉靖四十一年(公元一五六二),卒於戍地,終年七十五歲。穆宗隆慶元年(公元一五六六),追贈光祿寺少卿。
楊慎博通文史,深於考據,經史詩文之學,發明極多,蔚為有明一代最有學問的學者。著作極多,影響深遠。明代正德年間,明武宗寵用太監劉瑾,立內廠,疏於政事,耽於淫樂。世宗嘉靖年間,「大禮議」事件發生,君臣之爭不絕,廷杖大臣,朝政敗壞。楊慎兩次力諫不獲,兩次被廷杖,幾死復蘇,謫戍雲南永昌,終身不復錄用。楊慎自是謫居雲南長達三十八年,疏遠朝廷紛爭,閒居乘暇讀書,博覽群籍,考訂經史,著書終身。謫居晚年,楊慎撰有《廿一史彈詞》,以彈詞方式,分十段鋪寫歷代興亡的軌跡。《臨江仙》為第三段《說秦漢》其中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