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白髮漁樵1江渚2上,慣3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導賞

楊慎出身權宦之家,父楊廷和為明室重臣,自幼讀書積學,年少高中狀元。可惜世宗昏庸,楊慎因「大禮議」事件,被謫雲南永昌。正因為被謫南荒的經歷,使楊慎三十餘年來清居悠閒,乘暇讀書,觀照歷史,議論古今,著書立說,成就其為有明一代學問淵博的學者。楊慎於經史考據外,亦擅辭章文學,《明史・楊慎傳》謂其「博物洽聞,於文學為優」,尤其於文學評論如《升庵詩話》等,時有發明,享譽盛名。
楊慎晚年曾撰《廿一史彈詞》一書,鋪寫歷代興亡的軌跡。全書以正史為題材,用三、三、四句式的彈詞唱文,分成十段,並繫以詩詞曲,故又名《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其中第三段《說秦漢》,即附《臨江仙》為開場詞,作品屬於楊慎晚年的所作。
《臨江仙》雖為《說秦漢》的開場詞,可是全詞沒有直接具體敍寫秦漢歷史人事,而是純粹詠歎歷史興亡的規律,蓋因秦漢幾百年史事繁多,短短數十字之詞,難以全部涉獵,只好避實就虛,純粹感慨歷史,立意用情與第一段《總說》的開場詞《西江月》相似:「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沈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塚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臨江仙》分上下兩片。上片起二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作者一開始以滾滾長江着筆,引發讀者對歷代興亡的思考,此句用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詞意,氣勢宏偉,境界闊大。面對這條與黃河一樣為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滾滾不絕的長江見證了夏商周秦漢的歷史變化,如今秦漢等俱往矣,逝水無情,千載東去,突出歷史一去不返的無情規律。下句「浪花淘盡英雄」,順水推舟,由時間轉寫人物,慨嘆縱橫於秦漢歷史舞台上的英雄豪傑,他們縱有豐功偉績,叱咤一時,最終也敵不過時間的洗禮,復歸空無。作者這裏明顯化用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詞意,巧妙寫出浪花激蕩千秋歷史,淘盡了一位位英雄豪傑,淹沒了一段段是非恩怨、成王敗寇的歷史事跡,因此深深感慨千載英雄一朝轉頭而空。「是非成敗轉頭空」的「轉頭」二字極言時間流逝之快,帶出歷史無常的發展規律,與楊慎在《說秦漢》所附之詩所云「富貴一場鴛枕夢,是非千載馬蹄塵」,論點相同。而上片結尾「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更總結上片的情意,重複跌宕,強調歷史規律,江水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常青,夕陽幾度落下,日復一日,永恆不息,此情與《西江月》「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所言亦一致。青山悠悠,夕陽匆匆,自然意象,設色平淡,作者有意把人生置於歷史長河之中,自然規律,幾番歌詠,尤其是上句「青山依」三字陰平聲,下句「陽紅」二字陽平聲,一高一低,抑揚頓挫,加強了情感的抒發。
下片承接上片,寫漁樵在江渚邊閒話歷史的情景。「白髮漁樵江渚上」,作者有意用淡泊功名、潛隱江湖的漁父樵者,與上片建功立業的英雄形象,作一強烈對比,尤其是白髮蒼蒼的漁樵,數十年冷眼旁觀,遠離塵世,灑脫閒居,那些人間的「是非成敗」,都不如他們在江渚邊過着沐雨櫛風的生活,看慣秋月春風,年年安逸,歲歲如是,平淡自在。「慣看秋月春風」,暗用蘇東《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生活何等平淡自在。又何況漁父樵者相逢江渚之上,興致更濃,一壺濁酒,對酌終日,「喜」字突出澹泊塵世、相逢無雜言的喜悅心境。末二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別出心裁,帶出漁樵把酒談笑古今,評騭人物,心境何等自在,此情意亦如《西江月》「誰弱誰強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裏聽」所云相似,冷眼旁觀,指點歷史興亡,笑談人物風流。
《臨江仙》分上下片,共六十字,上下各三韻。楊慎此詞押韻更有心思,上片押雄(陽平)、空(陰平)、紅(陽平)字,下片押風(陰平)、逢(陽平)、中(陰平)字,陰陽相間,高低抑揚,韻味悠長。更巧妙的是,詞內江渚邊的漁父樵夫,過着笑談歷史、閒逸如仙的生活,與詞牌名字《臨江仙》不謀而合,自然渾成。難怪清人胡薇之云:「明人詞,以楊用修升庵為第一。」後來明代羅貫中編《三國志演義》時,借用《臨江仙》為全書開場詞,更使作品廣傳久遠了。

查閱次數:9834
資料來源:
朗讀:《積學與涵泳——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學與涵泳——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積學與涵泳——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文)、溫紹武(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楊慎

楊慎(公元一四八八——一五五九),字用修,號升庵,別署博南山人、博南戍史、逸史氏、遠遊子等,諡號文憲。四川新都(今四川成都)人。父楊廷和為明代內閣首輔大臣。楊慎生於京師,自幼聰穎,師從魏濬,銳意舉業。武宗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楊慎二十四歲,考中狀元,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二年(公元一五一七)八月,武宗微服游幸,楊慎抗疏切諫不果,遂乞病還鄉。三`年後,返京復官。世宗即位,任經筵講官,並參修《武宗實錄》。嘉靖三年(公元一五二四),「大禮議」事件發生,楊慎力諫不獲,竟被廷杖兩次,幾死復蘇,詔謫戍雲南永昌(今雲南保山)。楊慎謫居雲南三十餘年,終不復官。嘉靖四十一年(公元一五六二),卒於戍地,終年七十五歲。穆宗隆慶元年(公元一五六六),追贈光祿寺少卿。

楊慎博通文史,深於考據,經史詩文之學,發明極多,蔚為有明一代最有學問的學者。著作極多,影響深遠。

查閱次數:667
資料來源:
《積學與涵泳——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創作背景

明代正德年間,明武宗寵用太監劉瑾,立內廠,疏於政事,耽於淫樂。世宗嘉靖年間,「大禮議」事件發生,君臣之爭不絕,廷杖大臣,朝政敗壞。楊慎兩次力諫不獲,兩次被廷杖,幾死復蘇,謫戍雲南永昌,終身不復錄用。楊慎自是謫居雲南長達三十八年,疏遠朝廷紛爭,閒居乘暇讀書,博覽群籍,考訂經史,著書終身。謫居晚年,楊慎撰有《廿一史彈詞》,以彈詞方式,分十段鋪寫歷代興亡的軌跡。《臨江仙》為第三段《說秦漢》其中一詞。

資料來源:
《積學與涵泳——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