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黃鸝1翠柳2
一行白鷺上青天。一行白鷺3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窗含西嶺千秋雪4
門泊東吳萬里船。5東吳6萬里船。

導賞

這首詩寫於杜甫一家在成都草堂居住的時期,當時他的生活較為安定,因而對周圍的景致也就特別感興趣。在這首詩裏,詩人用輕快、生動的筆觸,描繪出春回大地的郊野風光,表現了詩人的閒適心情。
杜甫用詩的語言「畫」出了四種景物,而這四種景物都圍繞一個主題:春回大地。草堂周圍的柳樹披上了綠裝,這是春的色彩;一對小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這是春天的聲音。抬頭仰望,一行白鷺正展翅飛向藍天,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從窗戶遠望,那終年積雪的山嶺盡入眼簾。在草堂附近的錦江,停泊着遠航的船隻。當時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開始計劃回歸,想到如果從這裏乘船,一直沿長江而下,就可以到達吳地了。
從繪畫的角度來看,這幅圖景,層次分明,色彩調和。西嶺積雪是遠景,江上泊船是中景,白鷺飛翔是中近景,黃鸝鳴柳是近景。這些景致交相映襯,形成了一幅布局嚴謹,錯落有致的圖畫。而且黃鸝、翠柳、白鷺、藍天,同時出現在一幅畫面上,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色彩絢麗,氣氛諧和。
這首詩雖然短短四句,但兩兩成偶,對仗極為工整,前兩句:「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綠」對「青天」;後兩句:「窗」對「門」、「含」對「泊」、「西嶺」對「東吳」、「千秋雪」對「萬里船」。全詩語言平易通俗,並無奇字險句,但自然流暢,描寫的景物錯落有致,意境交融。

查閱次數:4485
資料來源:
朗讀: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文)、李婉華(粵)

作者/出處

杜甫

杜甫,生於唐睿宗太極元年,卒於唐代宗大曆五年(七一二──七七〇)。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後遷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武后時著名詩人。杜甫自小刻苦力學,但屢應進士試不第。於是漫遊於齊、趙、梁、宋(今山東、河北、河南)之間。唐玄宗天寶十年(七五一)四十四歲,向玄宗獻《三大禮賦》,受賞識,任右衞率府冑曹參軍。安史亂起,杜甫從長安逃到鳳翔,肅宗任為左拾遺,一年後,因為領兵戰敗的宰相房琯求情,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築草堂定居。嚴武薦為西川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晚年生活貧困,病逝於江、湘途中。

杜甫是唐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身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其詩反映了社會的動盪和民間的疾苦,後世稱為「詩史」、「詩聖」。他的詩歌,融會眾長,兼備諸體,對後世影響深遠。所作詩現存一千四百餘首,有清康熙四十二年(一七〇三)刻本仇兆鳌《杜詩詳注》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傳世。

查閱次數:5953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春天。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流落成都,為棲身而在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居住。他在那裏居住的期間,創作了超過二百首詩歌。其中一些是充滿生活情趣的小詩;本詩是一組四首題為《絕句》的七言絕詩的第三首。

資料來源:
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