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約公元七六六——八三〇),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少時遷居到和州烏江(今安徽省和縣)。德宗貞元十四(公元七九八)年登進士第,旋返和州居喪不仕。憲宗元和元年(公元八〇六)補太常寺太祝,穆宗長慶元年(公元八二一)因韓愈推薦任國子博士,其後歷任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與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或「張水部」。約於文宗大和四年(公元八三〇)前後卒。
張籍長於寫作樂府,白居易推許張籍即稱其「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以為張氏所寫樂府詩,在當代罕有人能比得上。張籍的樂府詩上繼漢魏以來的樂府傳統,以平實而質樸自然的語言,反映時事及揭露社會問題,同時又不失風雅比興之義,對中唐時元和以來詩壇的歌行創作有頗為深遠的影響。張氏詩風與王建相近,故在詩壇上與之並稱「張王」。本篇題下一作「寄東平李司空」,或「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李司空」即是當時的淄青(今山東益都)節度使李師道,「東平」即鄆州(今山東東平),是淄青節度使的使府所在。據《舊唐書‧憲宗本紀》所載,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冬十月李師道加檢校司空;元和十三年(公元八一八)七月憲宗下詔削李師道官爵,並令五鎮之師分路進討。由此推斷張籍這首寄李師道的作品,當作於元和十一年十月至元和十三年七月之間。根據前人記述,因李師道希望招攬張籍入鄆州幕,故此張籍特意寫成這一首作品寄予李師道用以卻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