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一三九八──一四五七),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永樂十九年(一四二一)進士,歷任山西、河南等地巡撫十九年。為官清正,不畏強暴,頗得民心。明英宗正統十四年(一四四九),蒙古瓦剌部進犯邊境,明英宗親自督陣與瓦剌軍隊在土木堡交戰,結果明軍大敗,英宗被俘,瓦剌軍隊進逼北京。這時于謙被任為兵部尚書,主張另立新君,反對遷都南逃。他親自指揮作戰,終於迫使瓦剌軍隊同意議和,使國家轉危為安,英宗也得以生還。後來,英宗復位,聽信讒言,竟以「大逆不道,迎立外藩」的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于謙是一位愛國的民族英雄,是一位關心人民疾苦的政治家,詩歌創作只是他的餘事。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歌功頌德、粉飾現實的「臺閣體」詩盛行之時,他的詩作以樸實無華的風格、深刻的思想見解和豐富的社會內容與「臺閣體」詩形成鮮明對照,可以說在當時詩壇上是獨樹一幟的。他的著作後人輯為《于忠肅公集》。
《石灰吟》即「石灰詩」。吟,一種詩體的名稱。這首詩作於明永樂十二年(一四一四),當時于謙年僅十七歲。這是詩人藉物詠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