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石灰吟
The Limestone Rhyme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千錘萬鑿出深山1烈火焚燒若等閒2
經過千錘萬鑿,終於離開了深山,烈火焚燒,看成稀鬆平常。
Pounded, chiselled myriad times, deep in the hills I was mined;
Be burned and blazed in raging fire is but nothing, to my mind.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粉身碎骨3全不怕,要留清白4在人間。
雖然粉身碎骨,也沒有絲毫懼怕,但求一身清白,留給後人誇。
My bones be crushed, body severed, shall brave it all, and more,
To leave behind an impeccable white to remain with humankind.

導賞

一、這首詩作於明永樂十二年(一四一四),當時于謙年僅十七歲。這是詩人藉物詠懷之作。詩以巧妙的比喻和聯想,藉描寫石灰燒製的過程和石灰的特點,表現了詩人坦蕩的胸懷、頑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節操。
二、全詩明寫石灰開採、燒製、加工的過程和「清白」的特點,但字字句句都暗寓着人的精神品格的修煉。「千錘萬鑿」、「烈火焚燒」、「粉身碎骨」,是製取石灰所需要的,而更是鍛煉人的品格所必要的。石灰經過了這樣的修煉和考驗變得清白,人的品格經過這樣的鍛煉和考驗也會變得更加高尚。年輕的于謙藉石灰抒寫出自己迎接考驗的願望。這首詩語言通俗質樸,蘊意豐厚深遠,格調高亢雄壯,很能代表于謙詩作的藝術風格。

查閱次數:15241
資料來源:
朗讀:張敬才(粵)、林珂宇(普)
|
註釋、譯文: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
|
英譯:黃宏發
|
導賞: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文)、張敬才(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于謙

于謙(一三九八──一四五七),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永樂十九年(一四二一)進士,歷任山西、河南等地巡撫十九年。為官清正,不畏強暴,頗得民心。明英宗正統十四年(一四四九),蒙古瓦剌部進犯邊境,明英宗親自督陣與瓦剌軍隊在土木堡交戰,結果明軍大敗,英宗被俘,瓦剌軍隊進逼北京。這時于謙被任為兵部尚書,主張另立新君,反對遷都南逃。他親自指揮作戰,終於迫使瓦剌軍隊同意議和,使國家轉危為安,英宗也得以生還。後來,英宗復位,聽信讒言,竟以「大逆不道,迎立外藩」的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于謙是一位愛國的民族英雄,是一位關心人民疾苦的政治家,詩歌創作只是他的餘事。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歌功頌德、粉飾現實的「臺閣體」詩盛行之時,他的詩作以樸實無華的風格、深刻的思想見解和豐富的社會內容與「臺閣體」詩形成鮮明對照,可以說在當時詩壇上是獨樹一幟的。他的著作後人輯為《于忠肅公集》。

查閱次數:4994
資料來源:
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

創作背景

《石灰吟》即「石灰詩」。吟,一種詩體的名稱。這首詩作於明永樂十二年(一四一四),當時于謙年僅十七歲。這是詩人藉物詠懷之作。

資料來源:
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