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幷游俠兒。白馬飾金羈1連翩2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幷3游俠兒4
裝飾金絡頭的白馬,接連不斷奔向西北。請問那是誰家的少年?那就是生在幽并的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5。宿昔秉良弓,楛矢6參差7
年少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在沙漠邊陲名聲遠揚。他總是帶着上等良弓,和長短不一的楛矢箭。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控弦破左的8,右發摧月支9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10
一拉弓就射穿左邊箭靶,同時又向右發箭射毁月支。仰手迎前射擊飛猱,低身俯射穿破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狡捷過猴猿,勇11若豹12。邊城多警急,胡虜13數遷移。
他的身手矯捷勝過猴猿,勇猛剽悍好像豹螭。邊境時常有緊急軍情,胡虜幾度打算入侵。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隄。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羽檄14從北來,厲馬登高隄。長驅蹈匈奴15,左顧陵鮮卑16
告急的文書從北面傳來,遊俠立即便策馬登上高堤。長驅直搗了匈奴的軍營,回頭又制服了鮮卑騎兵。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置身在刀鋒口下,哪能愛惜自己身家性命。父母親都無法顧及了,更何況是妻子兒女。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姓名編進了壯士冊中,就不能心中顧念私情。獻身給國家奔赴國難,把死亡看得像是回家一般。

導賞

東漢末年的「建安時代」,是一個文學發達的年代。其中最為有名、得到評價最高的是曹植,在東晉時代已大受推崇。其實曹植並沒有刻意要在文學方面發展,他與其他貴族子弟一樣希望建功立業,但因為在政治鬥爭中落敗,只能把滿腔鬱怨訴諸筆墨,卻成為了一代文學大家。曹植詩、文、賦俱佳,作品可分為前後兩期,以曹操死後曹丕登基為分水嶺,他最受推崇的作品,都是作於政治生涯轉趨坎坷之後。
《白馬篇》屬於曹植前期的作品。這首詩從多個角度去描繪一位武藝精絕、忠心報國的白馬英雄,也可以說是曹植自己心之嚮往,希望為國效力,保衞國土,是一位少年英雄的「理想之歌」。《白馬篇》全詩共二十八句,每句五言,可分為四節。
第一節四句,帶出人物。開頭兩句先寫馬:一匹戴有金色籠頭的白馬,在西北地方連番飛馳。雖然沒有提及人,但從馬的出眾已可想見騎在上面的人是何等英姿煥發。其後兩句以設問形式直接帶出人物,指出這是在幽幷一帶的游俠兒。幽州和幷州是今日河北、山西一帶,即戰國時燕、趙地區,自古多游俠壯士,司馬遷的《史記》就有《游俠列傳》,曹植想必也對這些人物十分傾慕。
第二節十句,寫游俠的來歷和武藝。前兩句寫這位游俠從小就離開了家鄉,在與沙漠接壤的邊塞建立了名聲。後面八句都是描述游俠的身手武藝。他每天不分晝夜都帶着良弓和箭,騎射功夫十分了得,可以左右開弓,身手比猿猴更矯捷,勇猛剽悍就像豹和龍一樣。作爲俠士,武藝非常重要,如沒有本事,光有一股熱情不能行俠仗義。這裏形容的游俠可謂武藝非凡,但如要稱得上真英雄,似乎仍未足夠。
詩的第三、四節就寫出真正英雄好漢、熱血男兒的面貌。第三節轉到另一角度,寫遊俠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蹟。這一節共六句,寫邊塞地區常有告急的警報,外族軍隊經常蠢蠢欲動。游俠接到從北方來的告急文書,立即策馬到前線參戰。他長驅直搗匈奴軍隊,又擊敗鮮卑。
最後一節寫游俠以身報國,視死如歸的崇高人格。這一節共八句,寫游俠為了保衞國家,甘冒性命的危險,寄身刀鋒之間,連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兒女都顧不上。詩中表示,既然獻身國家,就顧不得私人的事了,只會貢獻自己,共赴國難,視死如歸。建安時代,北方較強大的外族有匈奴和鮮卑,經常騷擾邊境,曹操就曾帶兵迎戰。青年曹植看到這種情況,也就有保家衞國,視死如歸的壯志。他寫心中的英雄人物,不單要武藝高強,更要有崇高的理想,保家衞國,因公忘私。這代表了曹植年輕時的理想,充滿了青年人的朝氣和豪情。
曹植的詩以五言為主,秉承漢樂府民歌的傳統,雖然不至於像後來南北朝詩歌的賣弄技巧,但明顯比前人作品運用更多修辭手法及寫作技巧。在《白馬篇》中,他用了鋪陳的手法來寫白馬英雄的身手和志向,鋪陳是漢樂府詩常用的手法。例如詩中寫游俠的身手武藝,就從左、右、上、下多角度鋪寫,顯示游俠全面的騎射本領。最後寫自己對游俠由衷讚美之情,也用了鋪陳的手法,一連用了八句,反復詠歎,讚揚遊俠棄身報國、視死如歸的高尚思想品德。詩中也有不少對偶句的運用,例如「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這些寫作手法的運用,可說是開創六朝詩歌,甚至唐詩的先河。
曹植在同時代詩人中可說是最傑出的。他的詩一方面感情真摯強烈,筆力雄健,體現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詩風;另一方面又呈現了修辭豐富,文采斐然的面貌。曹植後期的作品《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七哀詩》等,是他更為成熟的作品,也更能體現這些特色。

查閱次數:3961
資料來源:
朗讀:錢景亮(粵)、白雪蓮(普)
|
註釋:《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譯文:朝建勳,《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
導賞:甘玉貞(文)、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曹植

曹植(公元一九二──二三二),字子建,三國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子,文帝曹丕的弟弟。聰明穎悟,十歲即能作文,甚得曹操喜愛,因此也極為曹丕忌恨,數次設計,使曹植失掉父親的歡心。曹丕篡漢即位後,仍一再想殺害曹植,某次曾限他七步成詩,他立即作成,用煮豆燃箕來諷刺曹丕逼迫兄弟太甚,曹丕感動,沒有加害,但仍百計折磨他,封為東阿王,不久改封陳王,封王即說必須住在封地卻又不得過問政事,等於放逐流徙,因此憂憤得病而死。謚思,世稱陳思王。曹植詩才極高,東晉大詩人謝靈運曾稱讚他說: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他的詩,風格勁秀,辭藻富麗,音節諧婉,是中國文學史上漢詩以後、魏晉詩以前的「建安黃初詩」的代表作品,他本人更得算是古今有數的名家。著有《曹子建集》。

查閱次數:2632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白馬篇》是樂府歌辭的一個曲調,屬於「雜曲歌辭」,宋郭茂倩在其所選《樂府詩集》裏解釋說:「白馬者,見乘白馬而為此曲,言人當立功立事,盡力為國,不可念私也。」《文選》註云:「此即所謂『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也。」都已道出了這首詩的主題。作者寫出了一個愛國青年的典型,這一青年,他在詩裏指出是燕趙間的游俠兒。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