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登樓
From An Upper Story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花近高樓傷客心1,萬方多難此登臨。
高樓附近繁花盛開,卻使客居異地的我傷心,在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候,我在這裏登上高樓。
Flowers, as high as my window, hurt the heart of a wanderer
For I see, from this high vantage, sadness everywhere.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錦江2春色來天地,玉壘3浮雲變古今。
錦江兩岸春天氣色鋪天蓋地而來,玉壘山上的浮雲從古至今變幻無常。
The Silken River, bright with spring, floats between earth and heaven
Like a line of cloud by the Jade Peak, between ancient days and now.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北極4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5莫相侵。
大唐朝廷猶如北極星始終不會改換,西山的盜賊吐蕃不要再來侵擾。
...Though the State is established for a while as firm as the North Star
And bandits dare not venture from the western hills,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可憐後主6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7
可歎蜀後主劉禪那麼昏庸還可在祠廟享受祭祀,黃昏時分我姑且吟誦起諸葛亮的《梁甫吟》。
Yet sorry in the twilight for the woes of a longvanished Emperor,
I am singing the song his Premier sang when still unestranged from the mountain.

導賞

此詩題為登樓,作者寫登樓所見,藉登臨而慨時事,是一首傳誦後世的名作。
詩的首聯,拈出全詩大旨。「花近高樓傷客心」寫出眼前之景,「萬方多難此登臨」點出當時局勢。「客」是詩人自稱,「傷心」點出了當時的心情,「萬方多難」道出傷心的緣故。詩人獨上高樓,觸目繁花似錦,但想到連年戰亂,民不聊生,自是黯然神傷。此種寫法,以樂景寫哀情,與《春望》「感時花濺淚」相若,同是反襯。在行文上,這裡用倒裝句式,首句先寫見花傷心;次句才說明傷心之因。王嗣奭曰:「此詩妙在突然而起,情理反常,令人錯愕,而傷心之故,至末始盡發之,而竟不使人知,此作詩者之苦心也。」
接着的兩句,描繪的是壯觀山河。詩人登樓遠望,錦江的春色鋪天蓋地洶湧而來;玉壘山上的浮雲從古到今變幻莫測。這兩句詩涵攝時空,上句「錦江春色來天地」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玉壘浮雲變古今」就時間馳騁遐思,江水與山雲、天地與古今相對,即景寓情,語壯境闊。宋人葉夢得盛讚此聯「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
從當時的局勢而言,長安剛收復不久,而吐蕃又再度入侵,詩人難免傷心感喟,但他對大唐的國運仍充滿信心——「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上句以「北極星」象徵大唐政權「終不改」,江山終究不會動搖;下句對「西山寇盜」作出警告,勸喻吐蕃莫再徒勞入侵。此處充份表現了杜甫愛國憂民之心。仇兆鼇《杜詩詳注》引申涵光曰:「北極、西山二語,可抵一篇《王命論》。」
最後的兩句,為全詩起了總結的作用,詩人就登樓所見古跡,感時弔古,寄托深遠,既借蜀漢後主劉禪諷喻當朝昏君,更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重之情——「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之廟,西邊為諸葛武侯之祠,東邊為後主劉禪之祠。後主劉禪雖然昏庸,幸得賢臣諸葛亮的輔佐,故至今還有祠廟。劉禪信任宦官黃皓而亡國,而代宗亦因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造成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的局面。《梁甫吟》是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喜誦的詩歌,詩人在暮色蒼茫之際,吟誦此詩,亦憑此寄意,既哀嘆當世無諸葛亮,亦感慨有諸葛之才者不為朝廷所用,這也包括詩人自己在內。正如王嗣奭所言:「又及《梁甫吟》,傷當國無諸葛也,而自傷不用亦在其中」。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代的由盛而衰的過程,其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登樓》一詩,是首七律,意境雄渾開闊,全詩八句,一氣呵成,毫無雕飾之感。中間兩聯,對仗工整,而情文兼茂。在煉字方面,如首句的「傷」字,為全詩定調,點染出一種悲愴氣氛;第三句的「來」字,把錦江的春色,寫得活靈活現;又如末句的「聊」字,有「只能如此」之意,道出詩人無可奈何的悲慼之感。
此詩發端悲壯,取景壯闊,感慨深遠,沈德潛《唐詩別裁》稱之曰:「氣象雄渾,籠蓋宇宙,乃集中最上之作。」評論至為適切。

查閱次數:7460
資料來源:
朗讀:楊月波(粤)、王林濤(普)
|
註釋:張磊
|
譯文:甘玉貞
|
|
導賞:張磊(文)、楊月波(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杜甫

杜甫,生於唐睿宗太極元年,卒於唐代宗大曆五年(七一二──七七〇)。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後遷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武后時著名詩人。杜甫自小刻苦力學,但屢應進士試不第。於是漫遊於齊、趙、梁、宋(今山東、河北、河南)之間。唐玄宗天寶十年(七五一)四十四歲,向玄宗獻《三大禮賦》,受賞識,任右衞率府冑曹參軍。安史亂起,杜甫從長安逃到鳳翔,肅宗任為左拾遺,一年後,因為領兵戰敗的宰相房琯求情,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築草堂定居。嚴武薦為西川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晚年生活貧困,病逝於江、湘途中。

杜甫是唐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身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其詩反映了社會的動盪和民間的疾苦,後世稱為「詩史」、「詩聖」。他的詩歌,融會眾長,兼備諸體,對後世影響深遠。所作詩現存一千四百餘首,有清康熙四十二年(一七〇三)刻本仇兆鳌《杜詩詳注》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傳世。

查閱次數:4543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公元763年正月,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九月,吐蕃軍隊東侵,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吐蕃,引吐蕃人攻佔長安,代宗逃奔陝州。吐蕃重立新帝、改年號。幸得郭子儀將吐蕃趕出長安,收復京師,代宗復位。年底,吐蕃又向四川進攻,佔領了松州、維州等地。這首詩寫於公元764春,時杜甫居於成都,詩中主要詠嘆代宗出逃及復位之事。

資料來源:
張磊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