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生於唐高宗顯慶元年,卒於唐武后天冊萬歲元年(六五六──六九五)。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子昂出身於富豪之家,少尚氣節,喜縱橫、神仙之術。後閉門讀書,遍覽經史百家。高宗開耀二年(六八二)中進士,歷任麟台正字令、右拾遺,世稱陳拾遺。陳子昂直言敢諫,所論多切中時弊。兩度從軍塞上,曾隨武攸宜征契丹,對邊防軍事,頗多見解。後解職歸里,為段簡所害,冤死獄中。子昂論詩,推崇漢、魏風骨,批評齊、梁詩「彩麗競繁,興寄都絕」的弊病。其《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臺歌》等篇,意氣激昂,風格高峻,開盛唐詩壇的新氣象。有《陳子昂集》十卷。
《登幽州臺歌》選自《全唐詩》卷八十三。幽州臺即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德勝門西北。這首詩是陳子昂在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六九六),隨軍北征契丹時於幽州所作。當時北征大軍的前鋒戰敗,主將武攸宜不僅不聽從陳子昂退敵之策,並且把他降職。子昂感慨萬分,發為吟詠,寫下了這首悲壯蒼涼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