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曰:舜發於畎畝1之中,傅說舉於版築2之間,膠鬲舉於魚鹽3之中,管夷吾舉於士4孫叔敖舉於海5百里奚舉於市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7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先生說:「舜是從田間起家的,傳說是從築牆的刑徒中舉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中舉出來的,管夷吾是從獄吏手裏得釋放而舉出來的,孫叔敖是從海濱小民中舉出來的,百里奚是從買賣交易中舉出來的。所以上天要把重大任務落到這個人的身上,必定先使他的心志苦痛,使他的筋骨疲勞,使他的腸胃饑餓,使他的身體窮困,每有作為總攪擾得他不能順遂;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所以動心忍性89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10於慮,而後11徵於色12,發於聲,而後13入則無法家拂士1415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原是為了驚動他的心意,堅靭他的性情,加給他所缺乏的能力。人常犯過失,然後才能改正;心裏困苦,思慮悶塞,然後才能被激發而有所作為;在面容上現露出來,在言語中發表出來,然後才能使人明白。在國內如果沒有恪守法度的大臣和輔弼的士子,在國外如果沒有相與抗衡的鄰國和外患的威脅,這樣的國家便常會滅亡。(懂得了這個道理),然後就可以知道在憂患中才能生存,在安樂中便會死亡了。」

導賞

影響中國人思想發展最深遠的儒家,以孔孟為代表。孟子生於戰國中期,相傳祖先是魯國的貴族,後來遷到鄒國。他曾受業於子思(孔子孫子)的門人,後來把孔子的思想加以繼承和發展。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就具體談到如何在自身的修養和政治上發揚「仁」的思想,提出一套更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孟子在儒家的地位僅次於孔子,被尊為「亞聖」。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以墨家的言論最為盛行。孟子常站在儒家的立場對其他各家言論加以抨擊。孟子也曾仿效孔子周遊列國,遊說各國君主施行仁政,可惜成效不大。到了晚年,孟子只好回鄉講學,和他的弟子從事著書的工作,寫成了《孟子》七篇,孟子的言論和事跡很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
這裏節選的一段出自《孟子.告子下》,只有約一百五十字,其中提出一個孟子具代表性的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以此為題。孟子繼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克己」、「過則勿憚改」的思想,非常強調意志鍛煉的重要性,尤其是主張在逆境中得到磨練。這個選段篇幅雖短,卻精要地說明這個道理。
這段開始先舉出六個古人的例子,包括舜由耕田小子成為君主,傅說由泥水匠變為武丁的名相,膠鬲由當小販到輔助周武王;管仲曾因輔助公子糾失敗而下獄,後來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孫叔敖曾隱居海邊,後被楚王任用為相;百里奚曾為奴隷,秦穆公在市集把他贖回後重用為相。這些人都是前期受苦,後終成大業。孟子接着提出他要說的道理: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交給某人時,一定要先磨練他的意志,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忍飢挨餓,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是為了振奮他的心志,堅毅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他認為,人的成材得力於艱苦的磨練,環境越是惡劣,對人的造就便會越大。孟子在此強調的是個人的奮發努力,並要自覺地不斷磨練意志,為的是承擔將來更大的使命。
孟子很重視後天修養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人要成大器,必須經過艱苦的磨練。其中「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幾句,已成為不少人的座右銘,作為面對困境時的激勵。
篇中接着說:「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就是說人常常犯錯誤,要受到教訓才會改正。當人心中感到困擾,思慮受到阻撓,才會振作起來;看到別人表露不滿的臉色,發出聲音來批評,才明白自己的不足。因此在人生中,打擊和逆境不一定是壞事。人對逆境和憂患的體驗,往往可成為人生的寶貴財產。
下面由個人修養說到國家的情況:「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表示如內部沒有嚴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對外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這樣的國家很容易滅亡。最後作出結論,由此可見,憂患可使人生存,安樂卻可使人敗亡。
孟子在篇中用了大部分篇幅去說明「生於憂患」的道理,卻只用了三句去說明「死於安樂」。他的重點是人的意志的磨練,因此不斷反復說明,而當讀者清楚明白了「生於憂患」的道理後,與此相反的「死於安樂」也就很容易明白,不用多費唇舌了。
《孟子》一書是孟子晚年與弟子共同編纂的,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記錄了大量孟子向君主進行游說時的對話。不過,與早期的語錄體著作《論語》比較,無論篇章結構,還是言辭文采,《孟子》的文章都顯得更完整、更生動、更有文學色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只是一篇中的選段,未可看到整體文章的結構鋪排,但已可看到一些《孟子》文章的典型寫作特色。孟子的文章精於說理,為了容易使人明白和信服,他常會舉出一些例證。像本篇開頭便有六個歷史人物的事例,說明經歷了困苦的人後來會達至成功,是後來他要說的「生於憂患」道理的有力例證。孟子文章的另一個特色是辭采十分豐富,文中經常運用大量排比句和對偶句,以加強文章的氣勢。像本篇所舉六個古人例證,便用了兩組排比句。對偶句則有「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文中說理部分更運用大量三字和四字的排比句,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些連貫而下的短句,給人明確、肯定的感覺,加強了說服力。這些行文特色,成了後世論說文的極佳典範。

查閱次數:49694
資料來源:
朗讀:楊月波(粵)、白雪蓮(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甘玉貞《古代散文導讀──先秦至魏晉南北朝》,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文)、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孟子》

《孟子》一書,有以為是孟子自撰,有以為是其門人所記,《漢書‧藝文志》列入儒家類,今存七篇。宋以後列於經部,朱熹將它與《論語》、《禮記》的〈大學〉和〈中庸〉篇合成《四書》,為之作注,從此成儒家經典。

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赫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代大思想家。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身處戰亂的時代,提倡「民貴君輕」,主張推行「王道」,可是不被諸侯所採納,於是退而講學著述。

《孟子》的文章,長於辯論,善用譬喻,氣勢磅礴,感情奔放,對後世散文有很大影響。通行注本有東漢趙歧《孟子章句》、宋孫奭《孟子注疏》、朱熹《四書集注》和清焦循《孟子正義》。

查閱次數:5141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孟子晚年回鄉講學,和他的弟子從事著書的工作,寫成了《孟子》七篇,孟子的言論和事跡很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

本篇出自《孟子.告子下》,只有約一百五十字,其中提出一個孟子具代表性的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以此為題。孟子繼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克己」、「過則勿憚改」的思想,非常強調意志鍛煉的重要性,尤其是主張在逆境中得到磨練。這個選段篇幅雖短,卻精要地說明這個道理。

資料來源:
甘玉貞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