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天下的事情真有難和容易的分別嗎?如果去做,縱然難的也容易了;如果不做,縱然容易的也難了。人們做學問真有難和容易的分別嗎?如果用心研究,縱然難的也容易了;如果不用心研究,縱然容易的也難了。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資之昏1,不2人也;吾材之庸3,不逮人也。旦旦4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假定我的資質愚笨,跟不上人家;我的材能低劣,跟不上人家;但是如果天天肯用心去研究,持久而不懈怠,到有了成績時,也就不會再知道自己是愚笨和低劣的了。假定我的資質聰明,比人家好一倍;我的材能敏捷,比人家好一倍;
屏棄而不用,其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屏棄5而不用,其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6。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7哉?
但是如果丟在一邊不去用它,那麼,這跟那原本愚笨和低劣的人,就沒有甚麼不同了。聖人的大道,是終於傳給那位以愚魯著稱的曾參的。這樣說來,所謂愚笨、低劣、聰明、敏捷等等的分別,難道真有經常不變的道理嗎?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蜀之鄙8,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9,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10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11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四川的邊境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窮的對富的說:「我想去南海,你看可以嗎?」富的說:「你憑甚麼去呢?」答道:「我只要一隻水瓶一隻飯碗就夠了。」富的說:「我從近幾年來,就想僱隻船去,可是到現在還沒有辦到。你憑甚麼去呢!」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12不如蜀鄙之僧哉?
過了明年,貧的從南海回來了,說給富的聽,富的感到慚愧。從四川西邊到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啊。富的和尚不能去,窮的卻到了。立志做學問的人,反而跟不上四川邊境上的和尚嗎?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13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14者也。
所以,聰明和敏捷,雖然可以仗恃,但有時也不可以仗恃;自己仗侍着自己的聰明和敏捷,就不去用心做學問,是自己毀壞自己的啊。愚笨和低劣,雖然可能受到它的限制,但也不一定要受到它的限制的;自己不甘於為愚笨和低劣所限制,肯去努力不倦地做學問,是能夠自己勉力的啊。

導賞

本文主張做學問要用心、持久地去研究,即使資質不好、材能低下,也可以達到成功;因此,做學問並不是一定有難易的分別,全看能不能用心、持久地去研究罷了。文中「學之,則難者亦易矣」,「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力學不倦,自力者也」,都是點明主題的地方。
議論文一般都是包括四個成分,即一、總綱;二、分論;三、例證;四、結論。本文正是一篇很好的範例。開頭用疑問語氣冒起,先以「天下事」來作陪襯,引出「學之」一語,作為總綱。次段即分論資材低下的人,能學終於有成;資材優越的人,不學仍歸無用,仍在詳論「學之」一語。此段並引曾子的能傳聖人之道作證,用疑問語氣,指出人的資質和材能,並非不能改變。第三段舉出了一個現實的事例,證明「學之」一語的正確無誤;仍以疑問語氣反問讀書人不如一僧,分外有力。末段是結論,指出聰與敏者不必驕傲,昏與庸者不必自餒,惟一可恃者即見「力學不倦」,仍扣首段「學之,則難者亦易矣」句。
本文有一特點,即完全採用的對比法,這是議論文一種常用的寫法。首段以「天下事」比「人之為學」,以「難」比「易」,以「為之、學之」比「不為、不學」,以「難者亦易」比「易者亦難」。次段以「資之昏」比「資之聰」,以「材之庸」比「材之敏」,以「不逮人」比「倍人」,以「旦且而學之」比「屏棄而不用」,以「不知其昏與庸」比「其昏與庸無以異」。第三段以「貧僧」比「富僧」,以「一瓶一鉢」比「欲買舟而下」,以「自南海還」比「猶未能」,以「人之立志」比「蜀鄙之僧」。末段以「可恃而不可恃」比「可限而不可限」,以「自恃」比「不自限」,以「不學」比「力學」,以「自敗」比「自力」。這些對比都非常顯明,都是幫助讀者領悟本文主張,因而信服實行的。
查閱次數:7732
資料來源:
朗讀:張敬才(粵)、賀晨(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張敬才(粵)、程廣寬(普)

作者/出處

彭端淑

彭端淑,字樂齋,清朝四川丹稜縣人。雍正(清世宗胤稹年號)十一年(公元一七四六)進士;做過「吏部郎中」和「肇羅道」。後辭官回家,致力古文辭,主講錦江書院,名重一時。他的詩文,樸實厚重,不倘辭藻;著有《白鶴堂詩文集》。

查閱次數:2387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教訓他的子姪們的一封家書。文中講的是研究學問的問題,所以稱做「為學」。一首,是一篇的意思。示子姪,是給子姪們看。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