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呜呼!惟我皇考崇公1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2,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3非敢缓也,盖有待也4
啊!我的先父崇公,卜葬在泷冈以后的六十年,他儿子修才能作表刻石,在墓道上竖碑;这并不是敢于迟缓,而是有所等待呀。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修不幸,生四岁而5太夫人守节6自誓,居穷7,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89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10,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11。』
修很不幸,生下来才四岁,就失去了父亲。太夫人自己誓愿守节,在穷困的境况里,自己尽力谋衣食,扶养我,教导我,一直到我长大成人。太夫人告诉我说:「你父做官,廉洁自守,却好施舍,喜欢接待宾客;薪水虽然不多,常常不使它有剩余。他曾说过这句话:『不要把剩余下来的薪水,成为我的累赘。』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12,吾何恃13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14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15,然知汝父之能16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17,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18也。
所以他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盖着一片瓦的住处,外面没有种着一垄宽的田地,可以依赖为生。那么,我仗恃着甚么能够自守的呢?我对于你父亲,知道他一两点,因此对于你才有所期待。自从我做你家的媳妇,没有赶上侍奉我的婆母,然而知道你父亲是能够奉养的。你既没有父亲教养,年纪又小,我不能知道你一定准有成就,然而知道你父亲是一定会有好子孙的。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之始19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20,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21。』间御酒食22,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23!』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24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25,屡26而叹。
我嫁过来的时候,你父亲脱去为他母亲穿的孝服才过了一年,每逢年节祭祀,就必定流着泪道:『祭得丰厚,不如供养得菲薄。』遇到吃饭有酒,就又流泪道:『从前常不够,如今却有余,可是还哪里来得及呢!』我头一两次见到时,以为新近除服偶尔这样;可是后来竟常常这样,一直到他去世,始终是这样。我虽然没有赶上侍奉婆母,却因此知道你父亲是能够奉养的。你父做官,曾在夜里点上蜡烛,办理有关刑狱的公文,屡次停下来叹息。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吾问之,则曰:『此死狱27也,我求其生不得尔28!』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29也。30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31。』回顾乳者剑汝32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33,将死。使其言然34,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我问他,他就说:『这是一件判死罪的案子,我想给他找个可以不死的理由,只是找不到!』我说:『不死的理由可以找得到吗?』你父亲说:『给他寻求得不到,死者和我都可以两无遗恨;何况有时可以寻求到不死的理由使他不死呢!因为有时能够使犯人不死,就知道不经过仔细寻求就被处死刑的有怨恨了。常常给犯人寻生路,尚且免不了判决死刑,可是世上却往往有意要寻求理由来判处死刑的呢!』他说完回过头来,看见乳母在胁下挟着你站在身旁,便指着你叹息道:『算命的说我到了戌年的时候要死,如果他的话对,我看不到儿子的成立了。以后应当把我的话告诉他。』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其平居教他子弟35,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36,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37,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38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39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40
他平素教导别的子弟,也常用这样的话,我听得熟了,所以能够记得详细。他在外面的事情,我不能够知道。他在家里,一点也不装腔作势,所做所为都像这样。这真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啊!唉!他心里多么仁爱啊!因此我知道你父亲必定会有好子孙的。你可要勉励呀!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夫养不必丰,要于孝41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42。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43之,不敢忘。
讲到奉养,不一定要丰厚,重要的是在乎孝顺;施舍的东西虽然不能普及万物,重要的是在乎心里多存着仁爱。我不懂得教导你,这是你父亲的意思。」修听了,感动得下泪,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不敢忘记。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先公44少孤力学,咸平三年45,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46泗绵二州推官47,又为泰州48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49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50,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51,进封乐安、安康、彭城52三郡太君。
先父小时候死了父亲,努力求学用功,咸平三年考取了进士,做过道州的判官,和泗、绵二州的推官,又做过泰州的判官,享寿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冈。太夫人姓郑,她的先父名叫郑德仪,世系是江南有名望的大族。太人恭敬、节俭、仁爱、有礼貌。最初封福昌县太君,以后进级,又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的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自其家少微时53,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54,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55,俭薄所以居患难也56。」其后修贬夷陵57,太夫人言笑自若58,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59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起初家里境况不好时,管理家务,非常节省,以后常不使开支超过了限度。她说:「我儿不能迎合世俗,节省正可以度过患难的日子。」后来修贬谪到夷陵地方,太夫人照样言谈笑乐,不以为意,她说:「你家本来贫贱,我已过得惯了。你能安于过这种生活,我也没有甚么不安了。」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60。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61。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62尚书吏部郎中63留守南京64。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65,遂参政事66又七年而罢67
自从先父去世二十年,修才能得到俸禄来养家。又隔了十二年,在朝廷里做官,才得到封赠我的先人。又隔了十年,修做了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在衙门里因病去世,享寿七十二岁。以后又待了八年,修以低劣的才能,竟做了枢密副使,接着参知政事。七年以后罢官。
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故自嘉佑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自登二府68天子推恩,褒其三世69。故自嘉佑70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71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72中书令73曾祖妣74,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75;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
自从升到二府,蒙天子推恩,褒奖了我的三代。从嘉佑以后,每逢国家大庆,必定予以恩宠的锡命。先曾祖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先曾祖母累封楚国太夫人;先祖父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先祖母累封吴国太夫人;
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76,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77
先父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大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先母累封越国太夫人。现在皇上举行首次郊祀的时候,先父赐爵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太夫人。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于是小子78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79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80,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81。是足以表见于后世82庇赖83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
于是小子涕泣说道:「唉!做善事没有得不到报答的,不过在时间上有快有慢,这是一个平常的道理。我的祖先积累了善行,成就了功德,应该享受这种优隆;虽然没有能够在生前亲享,可是赐爵受封,荣耀、显赫、崇高的褒扬,事实上竟有三朝的锡命。这就足够表彰后世,荫庇他的子孙了。」世代的系谱,既经详细开列,刻在碑上;
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人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84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人而有待于修者,并85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86,遭时窃位87,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88
然后又把我先父崇公的遗训,和太夫人教导我的话,期待我的事情,一并揭载在墓道上。使人家知道小子修无德无能,遭逢时会,窃居高位,却幸而能够保全了大节,没有辱没他的先人,是有来由的。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89,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90观文殿学士91特进92行兵部尚书93知青州军州事94、兼管内劝农使95充京东东路安抚使96上柱国97、乐安郡开国公98食邑99四千三百户、食实封100一千二百户,修表。
熙宁三年,这年是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儿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实封的食邑一千二百户,修表。

导赏

欧阳修是上承唐朝的韩愈而提倡古文的。韩愈的文学理论是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写文章的目的是「立言」为后世法,欧阳修也是如此。同时他在当时政治上官位很高,又是文坛的盟主,有许多文人是他的学生,受他的提拔。写这篇表扬自己父亲的文章,在他的心目中,相当重要,必须写得能够发生「传道」的作用。因此,他拈出了父亲的孝行和仁心两点,极力强调,使其突出,然后缕述三代封赠,来证实「为善无不报」这句话。仁孝都是善行,善行定有善报,是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欧阳修这篇文章,除了扬名显亲的主旨以外,就是阐扬仁与孝这两大伦理观念。
本文首段先从作表延迟说起,标出一个「待」字。次段用作者母亲的口气,叙述父亲的作风,以及她对作者的期待,然后一转,说明她的期待是有根据的,那根据就在父亲的孝行与仁心,开始指出了主题。从母亲的嘴里传出父亲的有关仁孝的言行,有浓厚的抒情情调,纡徐而庄敬。这是本文的精华所在。这段完全写作者的父亲,但写父亲却由母亲嘴里转述,也就连带写了母亲。三段记父亲官职、年岁和葬地,是墓表应有的叙述。到此叙述父亲的生平已经作了结束,接着在四段里叙述母亲。渐渐说出自己从「得禄而养」到「赠封其亲」,暗示了「善报」的主题,并含有母亲「有待于汝」没有落空的意思。五段接叙自己已「登二府」,三代受封,罗列一大串官衔,无异指出首段所说等待的时候已经到来。六段用自己的话,正式点明主题,并说出为甚么先前不作阡表,直到六十年后的现在才作的原因。最后记上年月日及自己的官衔,也是墓表的一种格式。
碑志传记的文章,目的在叙述人物。叙述人物不只使读者「知道」所叙述的是个甚么样的人物,主要在使读者「感到」所叙述的是个甚么样的人物。「知道」的人物,往往容易忘记;「感到」的人物,则常常回忆。怎样才能使人「感到」而常常回忆,这就不是单凭「叙述」所能办得到的了。所以好的叙述人物的文章,不是单纯的「叙述」,而是深刻的「表现」。本文作者只就他父亲的品行和行为上的两个特点──孝行与仁心,来表现他父亲的全貌,其他都用不着再叙。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写这两个特点,没有用抽象的形容,却举出几件具体的言行,衬出一个生动的人物。

查阅次数:3743
資料來源:
朗读:冯倩雯(粤)、程广宽(普)
|
注释:《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
译文:《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
导赏:《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文)、冯倩雯(粤)、程广宽(普)

作者/出处

欧阳修

欧阳修,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卒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仁宗天圣八年(一〇三〇)举进士,初任西京推官,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及兵部尚书等职,官至太子少师。 欧阳修出身寒微,了解民生疾苦与社会弊端。 政治上,他支持改革派的范仲淹推行变法,曾因此数度被贬。 晚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辞官归隐。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巨擘,与尹洙、梅尧臣等同倡平易朴实的诗文,反对当时奇涩险怪的文风。 他又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继承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 欧阳修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无论散文、诗、词都有很高成就。 欧阳修也精于史学,曾奉诏修《新唐书》,又自撰《五代史记》。 有明天顺(一四五七──一四六四)间刊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传世。

查阅次数:3443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歐陽修《瀧岡阡表》選自《歐陽修全集》。

《瀧岡阡表》是宋神宗熙寧三年(一〇七〇),歐陽修根據舊稿《先君墓表》修改而成。作者四歲喪父,由母親撫育成人。六十年後,始為其父撰寫碑文,是為《瀧岡阡表》。瀧岡,地名,在今江西永豐南。阡,是墓道;表,是墓碑。墓表之作,用以表彰其人。在表中,歐陽修除了表揚父親為官廉潔、體恤民命的用心和政績外,也讚美了守節自誓、艱苦育兒的母親。此外又述說自己深受父母人格的影響,故能刻苦自勵,以致功成名立。本篇文詞簡樸,不尚鋪陳,與一般墓誌銘以藻飾為能事不同。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