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水經注・三峽(節選)

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峽中有瞿塘、黃龕二灘,……其峽蓋自禹鑿以通江,郭景純所謂巴東之峽,夏后疏鑿者也。江水1又東,2廣溪峽3,斯乃三峽之首也。……峽中有瞿塘、黃龕二灘,……其峽蓋自4鑿以通江,郭景純5所謂巴東6之峽,夏后7疏鑿者也。
江水繼續往東,流經廣溪峽,這是三峽的第一座峽谷。……峽中有瞿塘、黃龕兩個險灘。……這座峽谷大概從大禹開鑿出來疏導江水時就有,郭景純說「巴東峽谷是古代夏后氏所開鑿以疏通水流的」,就是指這裏。
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江水又東,逕巫峽8杜宇9所鑿以通江水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圓如10,或方似屋,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11致怒湍流12,故謂之「新崩灘」。
江水繼續往東,流經巫峽,這峽谷是杜宇所開鑿用來疏通江水的。江水經過此峽再向東,流到新崩灘。此座山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曾經崩塌,晉太元二年又崩塌過一次。在崩塌那天,江水逆流一百多里,湧起數十丈。現在灘上有石頭,有的圓形如盛飯的竹器,有的方形像房屋,像這類的石頭很多,都是從崩塌的山崖墜落的,這些石頭激起了江水,而使激流十分湍急,所以叫做「新崩灘」。
其頹崖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頹崖13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14。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15,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16,偕嶺衡、疑17。其翼附18群山,並概青雲19,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那崩塌後殘餘的山崖,與其他山嶺比起來,仍顯得高聳突出。從此地向下十多里,有座大巫山,它的高度不但在三峽中是絕無僅有的,而且可以和岷山、峨眉山爭高,也可以和衡山、九疑山並峙。它與旁邊諸山甚為高峻,有如與青雲齊平,只有直上天際,才能分辨出它們的優劣了。……這座峽谷頭尾有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峽,大概是因為大巫山而命名的。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0重巖疊嶂21,隱天蔽日:自非22亭午夜分23,不見曦月24。至於夏水襄陵25沿溯阻絕2627王命急宣28,有時朝發白帝29,暮到江陵30,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31也。
在三峽七百里中,兩岸山峰連着山峰,幾乎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層層疊疊的高山險峰,擋住了天空,遮蔽了太陽;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時,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到了夏天江水上漲到山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隔阻斷絕。有時候君王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路,即使騎着快馬,乘着疾風,也比不上船行快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檉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春冬之時,則素湍32綠潭,迴清33倒影。絕巘34多生檉柏,懸泉35瀑布,飛漱36其間。清榮峻茂3738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39林寒澗肅40,常有高猿長嘯41屬引42淒異43,空谷傳響,哀轉久絕44
在春冬交接的時候,素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倒映着景物。極高山峰上長滿了檉柳,從山崖上流瀉下來的泉水和瀑布,在其間迅疾沖蕩;水清山高,草木茂盛,實在有很多趣味。每逢到天剛轉晴或降霜的早晨,樹林寒冷,山澗寂靜;常常有高山的猿猴長聲呼叫,叫聲接續不斷,淒慘怪異,空曠的山谷中傳送着猿啼的叫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45沾裳46!」
所以漁夫歌唱道:「巴東三峽中巫峽最長,猿猴悲啼三聲使人眼淚沾濕衣裳。」

導賞

中國幅原廣闊,河山壯麗,有很多不同的自然地貌,一年四季有變化多端的自然景色。歷代騷人墨客在各處山水間倘佯,受各種景色感染,寫下不少動人的文學作品。另外有一種不是抒情式山水遊記,而是實錄式的山水考察散文,也同樣可觀,例如酈道元的《水經注》。
酈道元是南北朝時代的北魏人,他喜歡遊覽各處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和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長江以北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他把考察所得詳細記錄下來,以三國時代桑欽的《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寫成一本完整的地理學著作《水經注》。《水經》簡要記述了全國一百三十七條主要河流的情況,記載相當簡略;而酈道元《水經注》裏記述的大小河流多達一千二百五十二條,幾乎是《水經》的十倍,此外還有五百多處湖泊和沼澤,二百多處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其中記載最多的是河水(黃河)和江水(長江),這裏介紹的就是節選《江水》中的「三峽」一段。
長江三峽,我們現在無人不識,即使沒有親身到過,也會從電視紀錄片或旅遊節目中看過它的風貌。古時交通不發達,又沒有各種器材的幫助,三峽的地貌比今天險要得多,激流暗湧處處,要做三峽的考察實在不容易。酈道元《江水.三峽》中描述的三峽之旅自西向東,即順流而下。他由三峽西面的廣溪峽寫起,一路介紹沿途的巫峽,峽中的新崩灘和巫山;接着到了東界峽,又名空泠峽。再向東前進,經過流頭灘、狼尾灘、人灘、黃牛灘和黃牛山,最後由黃牛灘進入西陵峽,到了三峽最東面的出口。
本篇節選《江水.三峽》的首三段。第一段寫江水向東流經廣溪峽,這是三峽之首,峽中有瞿塘、黃龕兩個灘。相傳這個峽是在大禹治水時開鑿的,用來疏通長江的洪水。酈道元又引東晉著名學者郭璞之言,證明這說法不是自己穿鑿附會的。到今天,我們已很少聽到廣溪峽之名,瞿塘已取而代之,成為三峽之首的名稱了,這也可見時代的變遷。
第二段介紹巫峽地貌。過了廣溪峽,江水向東流經巫峽,相傳是古代蜀國君主杜宇所開鑿。巫峽一段有多個險灘,這段集中寫峽東的新崩灘。這裏的山石曾多次崩塌,最近一次在東晉太元二年(公元377年),距離酈道元生活年代十分接近,所以叫做「新崩灘」。當日山石崩塌,掉落江中,導使江水逆流百餘里,灘上散落眾多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碎石,餘下山崖的形狀也較其他山嶺高聳奇特。再向下游前進十餘里就是大巫山,這裏說「大」,應是指整個山脈。酈道元認為這山脈不單在三峽中很獨特,而且高峻可以跟其他名山比擬。巫峽全長一百六十里,以附近的巫山山脈為名。
第三段描寫三峽景色。這段只有一百五十五個字,卻已把三峽的形勢和一年四季的景色,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來,特別值得我們欣賞。開頭先總寫三峽的形勢,兩岸群山相連,並無間斷;四周都是重巖疊嶂,遮蔽了天空和日月。這些生動具體的描繪,使人有如身臨其境。接着寫三峽的四季。先寫夏天的景況,有時江水暴漲,航道被阻斷;有時為緊急傳達朝廷的詔令,早上離開白帝城,傍晚便可到江陵。全程一千多里,比騎馬快得多。這裏首先突出三峽最大的特色,是江水湍急而又時有暴漲,航程快慢常有天淵之別。然後再寫春天和冬天。江水有細細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可見樹的倒影。又見斷崖絕壁處有千年古柏,瀑布湧泉,在其間飛墜。這時的景色至為秀美,身處其中平添良多趣味。最後寫秋色,也是三峽最引人入勝的景致。每逢初晴之日或有霜的早晨,秋林清冷,深澗寂靜,常有高山上的猿猴在長聲吼叫,顯得悲涼婉轉,久久不絕。作者還引當地漁者之歌,說明猿聲的哀怨淒厲。這裏重點不在寫秋景,而在寫秋天的淒涼肅殺之情。
在這裏節選的短短片段中,我們看到酈道元的細膩描寫手法。像寫「新崩灘」,幾句交代了它的由來、水狀、石形、山勢,具細無遺。寫三峽景色,則由多個角度,包括日、夜、夏、春、冬、秋來描寫。他的寫法細致,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南北朝時代盛行騁文,而本篇用散文筆法,由於是工具性質的作品,因此無需在句子上多加修飾,只需寫得清晰、具體便可以了。不過我們看這裏第三段的描寫,句式較為工整,也有氣氛的營造,可以嫓美吳均《與宋元思書》的描寫。
酈道元的《水經注》雖然是一部地理學著作,但由於其中記述山川風貌、歷史傳說、風土人情的文字十分優美,簡潔生動,所以不僅具有科學價值,同時也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酈道元的原意並不是要寫遊記,但因《水經注》文筆優美,這部作品同時被視為山水遊記文學;酈道元也被喻為中國山水遊記文學的始創人,影響了後世包括柳宗元等的遊記。

查閱次數:3131
資料來源:
朗讀: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
註釋、譯文:甘玉貞
|
導賞:甘玉貞(文)、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酈道元

酈道元,生年不詳,卒於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五二七)。字善長,范陽涿縣(今河北涿縣)人。孝文帝時,任尚書主客郎。累遷至東荊州刺史,以嚴酷免官。後起用為河南尹,不久除安南將軍、御史中尉。孝昌元年(五二五),奉命節度諸軍征揚州,因功遷御史中丞。後以忤汝南王元悅,貶任關右大使,不久,為雍州刺史蕭寶夤所殺。所撰《水經注》四十卷,可稱為古典地理文學第一部巨著。書中列舉全國大小河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文字幽麗峻爽,描述歷歷如繪。凡河流所經之處,皆詳敘其人物故事、歷史古蹟、神話傳說,對後世山水文學有深遠影響。另著《本志》十三篇、《七聘》等文,皆佚。

查閱次數:1744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三峽》選自《水經注・江水》,題目為編者所加,本篇節選首三段。《水經》是一部記述全國河流水道的專書,舊傳漢人桑欽作,經清人考證,大概為三國時人之作。酈道元《水經注》四十卷,雖以注釋為名,實為一部文學及史學巨著。

三峽即長江上游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西起四川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一百九十三公里。文中描寫了三峽山高、水險、峽長的地理特點,以及不同季節的壯觀景色。表現了三峽峯巒疊嶂、雄偉峻拔的磅礡氣勢。文章既能縱覽乾坤,又能洞察幽微,緩急相間,動靜相生。集史、地、文三者之美於一篇。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