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楓橋夜泊
Moored for the Night by the Maple Bridge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1漁父對愁眠。
月兒西沉烏鴉啼喚,白霜滿天。漁火照耀着江岸楓樹,我思緒萬千難以入眠。
The moon is down, ravens caw, a frostiness fills the sky;
By the riverside maples and fishing lights, sad, insomnious I lie.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2城外寒山寺3夜半鐘聲到客船4
蘇州城外,著名的寒山寺院裏,半夜悠揚的鐘聲驚破夜空,傳到我這艘遊子的船上來。
Beyond the walls of Gusu City, where Hanshan Temple stands,
Bong goes the bell at midnight to touch the boat of the passerby.

導賞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這位懷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詩的前幅佈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鐘。這是因爲,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徵,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爲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鐘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別強烈。這樣,「夜半鐘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鐘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生動地描寫了深秋季節冷落的自然景觀和江南水鄉幽靜的地理環境,含蓄地抒發了詩人夜泊小舟時的孤愁情懷。詩的最後一句不但襯托了夜的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富有哲理。它既是寫景,更是抒情,將詩人因愁緒而深夜不眠的情景表現了出來。由於這首詩意境清遠,韻味無窮,人們廣為傳誦,以致使尋常無奇的蘇州城西的楓橋和寒山寺成了名聞中外的遊覽勝地。

查閱次數:5008
資料來源:
朗讀:廖劍雲(粵)、宋海岩(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
|
英譯:黃宏發
|
導賞: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文)、廖劍雲(粵)、白晶(普)

作者/出處

張繼

張繼,盛唐時代人(生卒年不詳),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陽)人。早有文名,博覽有識。唐玄宗天寶十二年(七五三)進士。曾任洪州鹽鐵判官兼檢校祠部員外郎。

張繼流傳下來的詩不多,除描寫景物外,也有反映民生之作。張詩不假雕飾,卻情致清遠。有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武進費氏影宋刊本《中興間氣集》本《張繼集》一卷行世。

查閱次數:2644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楓橋夜泊》選自《全唐詩》卷二百四十二,一作「夜泊楓江」。楓橋,亦名封橋,在今江蘇蘇州市楓橋鎮。這首詩寫羈旅中的客愁。詩人善於以景物烘托情緒,無論遠觀、近觀、一景、一聲,都充分表露出客旅的愁懷。此詩一出,千古傳誦。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