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唐武宗會昌六年(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自幼聰慧,刻苦讀書。唐德宗貞元十六年(七九九)進士,初任校書郎,歷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因敢言直諫,上疏亟論宰相武元衡被盜殺事,為當政者所忌,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其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官至刑部尚書,晚年退居洛下,崇奉佛法。
白居易是中唐大詩人,與元稹齊名,並稱「元白」。他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雪,弄花草」的文學,強調《詩經》的美刺傳統和杜甫的創作精神。白詩的特色是語言淺俗,使老嫗、兒童都能解讀,諷諭詩《秦中吟》及《新樂府》是其中的代表。晚年寫了不少閒適詩和感傷詩。有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馬元調刊本《白氏長慶集》傳世。這首詩的寫作時間,一說是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公元816——818)上作;一說是長慶二年(公元822)白居易赴任杭州刺史途中所作。其實這類即景之作,大可不必考究在何時何地所作。總之,在某一刻,白居易暫且放下官場上的煩惱,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裏,領略人生的另一種樂趣。通過一景一物,在一笑一詠中,詩人表達了率真自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