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滟滟2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34芳甸5,月照花林皆似6。空里流霜7不觉飞,8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9,江月年年祇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10不胜11愁。谁家今夜扁舟子12?何处相思明月楼13?可怜楼上月徘徊14,应照离人15妆镜台。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玉户帘中16不去,捣衣1718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19,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0。昨夜闲潭21梦落花22可怜23春半24不还家。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25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26满江树。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导赏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重点在于「月」,由月出写到月落。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每韵构成一个小段落。
「春江」四句,描写春天的江面,潮水涨满,江和海已经分不开来,连成一片了。跟随潮水涌起来的,是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它闪烁的光华,随着波浪在江面延展,越展越阔,越阔越远,伸展到无边无际的远处。在这美丽的春夜,哪一条江流没有月亮的光华在闪耀呢?
「江流」四句,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他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江水曲折地绕着遍布花草的原野流过,明月随着江水而来,把它的光辉投在花林上,使枝头的繁花像缀满了一颗颗的雪珠。月色皎洁如霜,缓缓流泻到地面上,铺满了江滩,白沙与月色交融,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江天」四句,先写江天一色,连一粒微尘也看不见,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更加明亮。诗人对着皎皎明月,不禁思索起来,提出一些疑问。谁在江边第一个看见这轮明月呢?这江月又是哪一年开始把它的光辉投向人间呢?
「人生」四句,由疑问转为感叹: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传接下去,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甚么变化,好像在等待着甚么人似的,可是总等不到。长江不停地送走滔滔的流水,却不见它把所期待的人带回来。
诗人由月的孤单(「孤月轮」)联想到月的期待(「待何人」),再由月的期待联想到人的期待。「白云」四句,写出分隔两地的人的离愁别绪。白云轻轻地飘去,象征游子浪迹天涯,引出曾在渡头为他送别的人的思念。同样的月光之下,谁家的游子乘着
一叶扁舟在外飘荡呢?谁家的女子在楼头想念着那在外飘荡的人呢?
接着,诗人把笔触集中在女子的身上。「可怜」四句,写楼头的明月总是在她的眼底徘徊不去,直要照到她的妆台旁边。月光照在她的门帘上,她卷起帘子也不可以把它卷去;月光照到捣衣的砧石上,任凭她拂了又拂,它仍然不断重现。月光对人那样依恋,却又是那样的恼人,使她不能忘记在同一月光下在远方的丈夫。
「此时」四句,表现了女子的痴心与怅惘。大家虽共望明月,却听不到彼此的呼唤。她希望随着月光投入对方的怀抱,但愿望落空了。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不能随月光飞到对方的身边,善于潜跃的鱼龙就也只能泛起一阵阵波纹,而未能游到他的跟前,楼上的女子又怎么能够和远方的丈夫相见呢?况且两地远隔,连书信也难互通。
「昨夜」四句,把梦境与实境结合在一起写。女子回想昨夜的梦境:闲潭落花,春已过半,可惜丈夫还不回来。梦境与实境,一样令人伤怀,只见江水不停地奔流,快要把春天送走了;江潭的落月也向西边斜落下去,想借明月来寄托相思也不可能了。
最后四句,斜月沉沉,渐渐淹没在海雾之中,月光渐渐隐去了,分离的人依然天各一方。最后诗人感叹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色归来!那落月的余辉,只能带着人间的离情别绪,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罢了。
概要地说,此诗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
(一) 清丽的画意
诗中「月」这一主体事物,在诗中共出现了十四次,是全诗的主线,通贯全篇。这一轮明月,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景色。最初,月亮由海面随波浪涌起,转眼之间,它照遍了春江,照遍了芳甸、花林、汀上,江、天与地都是白茫茫的,如霜似霰,尽是月的光华。这是初月。跟着是月儿升到空中,皎皎一轮孤月,若远若近,欲语无言,使人对着它不禁引起许多奇怪的疑问和感想。再后,是西斜的月。它逐步变得暗淡,逐步隐藏在海雾的迷茫之中。最后是落月。它带着无限感情把余辉散落在所有江树之上。诗人把一夜之间月色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写透了,加上种种景物的衬托,构成了一幅幅清丽的画面。
(二) 浓郁的诗情
离别相思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有一些阅历的人,无论在情侣、夫妇、朋友、亲戚间,或短暂、或长久,多少尝过别离相思的滋味。本诗就是抒写这一主题。诗人把离情别绪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春将归去,江在流逝,花会凋零,月要西斜,夜使人更感孤独惆怅。诗中把月写得「善解人意」、「一往情深」,处处都是带上人的感情色彩。徘徊楼上的月影,妆台镜畔的清辉,珠帘内的流照,砧石上的幽光,都是人与月互相渗透,彼此交融,以至「愿逐月华流照君」、「不知乘月几人归」,很明显「月」是离人感情的依托,景与情已浑然成为一体了。
(三) 深邃的哲理
向来很多诗人都喜欢对着月儿,思考人生的问题。月儿是历久常新的光景,而人事却不断变幻,这一客观事实,引起一代代诗人的迷惘与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祗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永恒、空间的无限、人生的短暂的深沉感叹。
这首诗属七言歌行体,「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本诗每四句转韵一次,情况如下:
第一至四句,「平」、「生」和「明」,是平声庚韵。
第五至八句,「甸」、「霰」和「见」,是去声霰韵。
第九至十二句,「尘」、「轮」和「人」,是平声真韵。
第十三至十六句,「已」、「似」和「水」,是上声纸韵。
第十七至二十句,「悠」、「愁」和「楼」,是平声尤韵。
第廿一至廿四句,「徊」、「台」和「来」,是平声灰韵。
第廿五至廿八句,「闻」、「君」和「文」,是平声文韵。
第廿九至卅二句,「花」、「家」和「斜」,是平声麻韵。
第卅三至卅六句,「雾」、「路」和「树」,是去声遇韵。
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使用,使声调显得既整齐而又富于变化。
全诗语言优美自然,既有文人诗作的婉约华美的味道,又有民歌清新明朗的风格,反复咏叹,令人回味。

查阅次数:2281
資料來源:
朗读:《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粤、普)
|
吟诵:《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篇》,香港教育局
|
注释:《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
译文:白雪莲
|
导赏:《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文)、李婉华(粤)、程广寛(普)

作者/出处

张若虚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唐朝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只知他的文词在当时与贺知章等人齐名,名满京城。 现存诗作只有两首。

查阅次数:783
資料來源:
《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创作背景

原是樂府舊題,相傳為南朝後主陳叔寶所創。張若虛這首詩只是用了這個題目來創作,已非原有曲調。

資料來源:
《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