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國破山河在1,城春草木深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都城淪陷,山河還是舊時的模樣。春到長安,草木在荒亂中叢生自長。時事艱危,春花也使人流淚感傷,妻離子散,鳥聲也令人心生震盪。
Though a country be sundered, hills and rivers endure;
And spring comes green again to trees and grasses
Where petals have been shed like tears
And lonely birds have sung their grief.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3
九十天的春光裏始終戰火紛攘,這時候一封家書,頂得過白銀萬兩。搔首踟躕,白髮更加短少,簡直連髮簪也幾乎安插不上。
...After the war-fires of three months,
One message from home is worth a ton of gold.
...I stroke my white hair. It has grown too thin
To hold the hairpins any more.

導賞

此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三月。那時作者仍困在長安賊營中,而不得出;悵望家國,感時恨別,憂傷如搗,而有此作。
首句寫淪陷的長安,只是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次句寫長安的春景,也只是草木幽深,而無過去的繁華熱鬧。三四兩句,「感時」承上「城春」,「恨別」承上「國破」;花香鳥語,本足遊目騁懷,但在一個滿懷憂傷的人看來聽來,卻反而觸起感慨離恨,落淚驚心。五六兩句又承上「感時」「恨別」兩句,極寫悵望、愁悶之情──戰爭經年,何日結束;家書難得,兩地牽掛,因此又引出最後兩句的焦急不耐之情──白髮搔得越來越短了!
宋司馬光論詩,講到含蓄,即以此詩為例。《溫公詩話》有云:「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此言『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跡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對偶比較工整;而層層迴轉,意在筆先,神餘言外,極沉鬱頓挫之致。用的是「詩韻」下平聲十二侵韻,偶句協韻。

查閱次數:10102
資料來源:
朗讀:廖劍雲(粵)、宋海岩(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彩圖唐詩三百首》,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廖劍雲(粵)、白晶(普)

作者/出處

杜甫

杜甫,生於唐睿宗太極元年,卒於唐代宗大曆五年(七一二──七七〇)。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後遷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武后時著名詩人。杜甫自小刻苦力學,但屢應進士試不第。於是漫遊於齊、趙、梁、宋(今山東、河北、河南)之間。唐玄宗天寶十年(七五一)四十四歲,向玄宗獻《三大禮賦》,受賞識,任右衞率府冑曹參軍。安史亂起,杜甫從長安逃到鳳翔,肅宗任為左拾遺,一年後,因為領兵戰敗的宰相房琯求情,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築草堂定居。嚴武薦為西川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晚年生活貧困,病逝於江、湘途中。

杜甫是唐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身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其詩反映了社會的動盪和民間的疾苦,後世稱為「詩史」、「詩聖」。他的詩歌,融會眾長,兼備諸體,對後世影響深遠。所作詩現存一千四百餘首,有清康熙四十二年(一七〇三)刻本仇兆鳌《杜詩詳注》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傳世。

查閱次數:4542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春望》選自《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為作者於唐肅宗至德二年(七五七)三月,身陷長安時作。其時雖為暮春三月,一片花繁葉茂,然長安卻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荒涼,作者觸景傷情,寫下了這首憂時傷亂的名篇。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