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其一其一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明妃1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2鬓脚垂。
当初明妃要离开汉宫远嫁时,美丽的脸庞满是泪水,无心妆扮鬓发蓬松。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低徊3顾影无颜色4,尚得君王不自持5
她低头徘徊,顾影自怜,面容苍白惨淡,尚且能够使君王动心,难以控制感情。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归来却怪丹青手6,入眼平生几曾有;
回宫后君王责怪绘图的画工,这么漂亮的美人平生几曾见过?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7
其实这样美妙的神情姿态难以用画笔描画出来,当时君王诛杀毛延寿可说是冤枉了。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8
明妃此去心里知道不能再回来自己的国家了,可怜她带去的汉宫衣服已穿着到不能再穿;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寄声欲问塞南9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她想寄语询问边塞以南故国之事,却只有年年看着大雁南来北往飞翔。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10莫相忆;
家人从万里外的家乡传来消息,请她在匈奴的地方好好生活,不要惦记故乡。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君不见咫尺11长门闭阿娇12,人生失意无南北。
你没看到从前陈皇后失宠后被幽闭在离君王很近的长门宫吗?人生遇到失意时,无论身处南或北并没有分别。
其二其二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明妃初嫁与胡儿13毡车14百辆皆胡姬。
明妃最初远嫁给胡人时,有上百辆装饰华丽的车子和胡族女子作随从。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内心的感情想向人说却没有倾诉的地方,只能借弹奏琵琶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黄金捍拨15春风手16,弹看飞鸿劝胡酒。
黄金造的捍拨配合着一双巧手,边弹奏边看飞过的大雁,劝饮着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陪嫁的汉宫侍女个个暗自低头哭泣,沙漠上的行人听到美妙琴音却频频回望。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汉朝的恩惠浅薄而胡人的恩惠却深厚,其实人生的快乐是有人明白和关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可怜青冢17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可怜明妃的坟墓在胡地已经荒芜埋没,只有那哀怨的琴音仍然留传至今。

导赏

「诗」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后世难以超越。我们今天大多只认识「唐诗」,对其他朝代,尤其是唐代之后的诗歌所知甚少。宋代的代表文学是「宋词」,但其实当时文人只视填词为「小道」,要写自己的志向和感情,仍是以写诗为主。宋代诗歌虽然不及唐代有名,但仍有不少出色的诗人和作品。
这里介绍的《明妃曲》是北宋王安石的作品,写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女人」,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故事在西晋时代就有人传诵,历代不少诗人都写过咏昭君的作品,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在历代文人笔下,昭君故事都是悲怨凄凉的,大家对昭君寂寞终老荒漠深表同情,或讥讽汉帝的昏庸寡恩,对画工毛延寿的居心不良更是切齿痛恨。在芸芸咏昭君的作品中,王安石的《明妃曲》可以脱颖而出,甚至引起众多的讨论,是因为诗中有非一般的新意。
王安石的《明妃曲》共有两首。第一首由昭君离开汉宫向君王辞行写起。昭君在宫中不得意,一直未能见到君王。她第一次见到君王,就是辞别汉宫之时。诗中出现的昭君,面容憔悴,泪流满面,头发也没有梳理好。不过,就是这种极差的状态,已令到初见她的君王不能自持,可以想见正常状态的昭君有多美。王安石在诗中没有正面描写昭君的美貌,却用了反衬的方法,以君王的反应来写她的绝色。下面写君王当时才后悔把如此绝色美人遣嫁匈奴,责怪负责绘画美人图像的画师,认为他蒙蔽了自己。王安石在这里加了两句自己的评论:「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有故事说昭君因为不肯贿赂毛延寿,所以毛延寿故意把她的样貌画丑,令君王选不上她。因此众多写昭君的作品都是责怪贪财的毛延寿害了昭君的终身。不过王安石却另有见解,认为人的意态不能完全靠画笔来描画,只怪罪毛延寿是有些冤枉了。他的意思是君王不应只凭图画去挑选美人,自己错失了像昭君这样的美人,也不应诿过于画师。
接着四句写昭君离宫后对汉家的思念。她心知一去便永无回乡之日,但心念故国,依旧穿着汉家服饰,又希望知道南面的故国消息,可惜音频难通。最后四句借昭君家人在万里以外向她传消息,再次表达诗人自己的见解。他劝昭君好好的在匈奴的国土生活,不要绻恋故国宫廷。你看武帝时的陈皇后,跟君王住得这么近,仍是因失宠而被幽禁在长门宫,没机会见到君王。失意的人无分南北,又岂只昭君你一个呢!这里表达的意思也是别出机杼。历来的作家都同情昭君远嫁不能回国,甚至写她死后仍要魂归故土;但王安石却认为她既失意于汉家宫廷,不如在漠北好好生活。
第二首《明妃曲》写昭君在胡地的生活境况。她初次到达胡地,胡人以盛大的车队欢迎。这里显示她得到的待遇比在汉宫好得多了,可是昭君并不快乐。「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两句,显示她在胡地并没有可以倾诉之人,只能借琵琶曲调,传达自己的心声。这可能由于言语不通,也因为没有朋友或家人在身边。下面四句写昭君在筵席上弹奏琵琶的情况。她的技巧高超,曲调感人。她一方面向胡儿劝酒,一方面又眼看飞鸿,显示她仍挂念远方的人事。她弹的曲调能令「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大概是思乡之曲,令身在异地的人同感悲凄。最后四句是王安石的评论。「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两句,曾引起极大的争议,在宋代已有不少人对这诗大肆抨击。范冲曾对宋高宗说,安石此诗「坏天下人心术」(见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七),罗大经认为此诗「悖理伤道甚矣」(《鹤林玉露》乙编卷二);都是不满王安石似乎在歌颂胡人。当时宋朝受外族侵略,不免对民族大义特别敏感,但这些评论都忽略了王安石这两句的重点在后一句「人生乐在相知心」。传统读书人对知己看得极为重要,「士为知己者死」,「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而没有知心的人就是最大的遗憾。王安石表示不管是「恩浅」的「汉」,还是「恩深」的「胡」,昭君都是找不到知心,因此只能寄托「哀弦」,流传至今。这里跟是否「贬汉」或「褒胡」应该没有关系。
宋诗与唐诗最明显的不同,便是经常加入评论,「以文为诗」,《明妃曲》中可见到这种特点。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作品长于说理。大概由于善辩,又经常有不同一般人的见解,他被人称为「拗相公」。《明妃曲》中见解推陈出新,可见他「善拗」的作风。这两首诗作于嘉佑四年(1059)。王安石在前一年曾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指出「万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可是他的建议并没有被当政者采纳。他所写的《明妃曲》,便不单是评论古人故事了,其中显然是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王安石在表达怀才不遇时,却不是自伤身世,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乐在相知心」,作为对自己的劝勉。他后来真的能一展抱负,当上宰相,实行他的变法宏图。

查阅次数:8335
資料來源:
朗读:甘玉贞(粤)、白雪梅(普)
|
注释、译文:甘玉贞
|
导赏:甘玉贞(文)、甘玉贞(粤)丶程广宽(普)

作者/出处

王安石

王安石,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卒于北宋哲宗元佑元年(一〇二一──一〇八六)。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神宗元丰三年(一〇八〇)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王安石是北宋名政治家,北宋仁宗庆历三年(一〇四三)进士,初任淮南判官签书,历任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点及参知政事。 先后两度任中书门下平章事,执掌朝政期间,推行新政,变法图强。 因政策时有偏激,加上所任非人,所以遭保守派的反对,新法受挫。 晚年退居金陵,卒谥文。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论古文、诗歌,都成就超卓。 王安石的说理古文,深于经术,议论透辟,得力于先秦诸子。 他的诗歌,取法韩愈,下开江西诗派之风气。 宋绍兴辛未(一一五一)王珏刊明初修补本《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和元大德辛丑(一三〇一)安成王常刊本李璧注《王荆文公诗注》五十卷《目录》三卷附《年谱》一卷传世,另著有《周官新义》及《唐百家诗选》。

查阅次数:3110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明妃曲》是北宋王安石的作品,寫「昭君出塞」的故事。「明妃」即王昭君,原名王嬙,字昭君,晉朝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為明妃。王昭君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故事在西晉時代就有人傳誦,歷代不少詩人都寫過詠昭君的作品。在歷代文人筆下,昭君故事都是悲怨淒涼的,大家對昭君寂寞終老荒漠深表同情,或譏諷漢帝的昏庸寡恩,對畫工毛延壽的居心不良更是切齒痛恨。王安石這首詠昭君的詩卻另闢蹊徑,表達了不一樣的觀點,認為昭君人才被埋沒,不應怪罪毛延壽。

這兩首《明妃曲》作於嘉祐四年(1059年)。王安石在前一年曾向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變法,指出「萬今之急,在於人才而已」,可是他的建議並沒有被當政者採納。他所寫的《明妃曲》,便不單是評論古人故事了,其中顯然是表現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

資料來源:
甘玉贞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