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約公元一二五〇——一三二一前後),號東籬,元代戲曲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市)人,曾任浙江省提舉(省務官)。在大都曾參加小說、戲曲作者與藝人共同組織的團體——元貞書會,晚年隱居田園,過着「紅塵不向門前惹」的恬淡生活。
馬致遠一生從事雜劇(元代戲劇劇種)創作,負有盛名,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合稱「元曲四大家」,曾寫過雜劇十三種,現傳七種,劇作思想內容頗複雜,有歷史劇如《漢宮秋》;也有宗教劇如《岳陽樓》等。馬致遠又是傑出散曲作家,傳世有《東籬樂府》收有散曲約共一百二十六首。 馬致遠作品文詞清新,典雅雋永,在戲曲史上地位極高,明代曲評家賈仲明《凌波仙》吊詞譽之為「曲狀元」,朱權《太和正音譜》評賞馬氏「若神鳳飛鳴於九霄」,且「宜列群英之上」。元代重武輕文,自元太宗九年(公元1237)開科一次後,直到元仁宗延佑元年(公元1314)恢復開科取士。馬致遠恰巧生逢在這沒有科舉的七十八年中,加上朝廷歧視漢人,馬致遠大部分人生沒有機會考取功名,僅在元世祖年間擔任江浙省務提舉小官而已,因此其作品多有仕途無成的感慨。馬致遠《東籬樂府》總共收錄《撥不斷》十五首,或寫隱居生活、或詠史抒懷,或寫離愁別恨,不一而足。這首屬於詠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