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箫声咽,秦娥梦横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覇陵伤别。 箫声咽,秦娥梦横秦楼月1。秦楼月,年年柳色,覇陵伤别2。 
幽怨悲凄的箫声,惊醒了甜蜜的梦。楼外月色朦胧,梦境无影无踪。只有灞陵道上的垂柳,勾起的离情年年相同。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乐游原上清秋节3咸阳古道音尘绝4。音尘绝,西风残照5汉家陵阙6
乐游原上秋色冷,望着咸阳古道,往事已成空。西风又起,残阳如血,照着前代帝王的坟茔和楼阙,我心伤痛。

导赏

一、这首词是写少妇的闺怨。 上片写秦娥的春愁,下片写秦娥的秋怨。 写春愁,场景在明月高楼、闺阁之内;写秋怨,场景在夕阳高原、苑囿之外;日盼与夜想,坐思与伫望,封闭的狭小天地与开放的广袤空间,对举成文,相映互衬。 言灞桥柳色,年年伤别,是暗写分别之际折柳赠行之痛;言咸阳古道,音尘断绝,是明写分别之后登高企盼之苦。 秦娥对亲人悠悠不尽的思念,就通过这时序的跳跃,场景的转移,动态的变换,多时空、多侧面的种种映衬,立体而丰满地凸现出来。
二、有人说这首词虽然写闺怨,但其实却是男人在想家中的妻子,正如杜甫月夜思家,不说自己如何如何,只说「今夜萧州月,闺中只独看」,通过想像中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传达自己的深沉的思念和感伤。 只是不知,是呜咽的箫声扰了秦娥的迷梦,还是秦娥梦回之时,刚好有一缕箫声入耳。 这箫也,梦也,月也,一切都是那么凄迷。 有限的文字,描绘出一种幽远的意境。 从上阕的「伟大的陵伤别」,到下阕的「汉家陵阙」,作者天衣无缝地把词意从怀念远人过渡到怀古伤今,使词境变得开阔悲壮。

查阅次数:11064
資料來源:
朗读:马宝珊(粤)、白晶(普)
|
注释:《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
译文: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
|
导赏: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文)、马宝珊(粤)、白晶(普)

作者/出处

李白

李白,生于唐武后圣历二年,卒于唐肃宗宝应元年(六九九──七六二)。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今甘肃天水),幼年随父迁居四川青莲乡,泛阅百家杂着,遍踏名山大川。 唐玄宗天宝(七四二──七五五)初,李白入京,贺知章惊为「天上谪仙人」,荐于玄宗,诏为翰林供奉。 李白虽有治国抱负,但为人放浪不羁,为宦官高力士所谗,失意离京。 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安史乱起,玄宗子永王璘起兵,李白被聘为府僚。 后肃宗即位灵武,永王兵败被杀,李白系狱寻阳,得郭子仪弃官以赎,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 晚年依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六十二岁病逝于当涂。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风俊逸豪宕,尤长于乐府歌行。 李白作诗信口而成,直抒胸臆,没有雕琢痕迹,世称「诗仙」,与「诗圣」杜甫齐名。 有清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吴县缪芑重刊《李太白集》三十卷行世。

查阅次数:10798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憶秦娥》(簫聲咽)選自《唐五代詞》。此詞不見於唐人載籍,北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南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均以為是李白之作。黃昇更謂《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與《憶秦娥》(簫聲咽)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

《憶秦娥》以調為題,內容寫秦穆公的女兒秦娥思念遠人,觸發了懷古傷今之情。又名「秦樓月」、「碧雲深」、「雙荷葉」。此詞借秦娥弄玉的故事,推想秦樓明月依舊,但人已隨風逝去,徒見興亡交替,世事變幻無常。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