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兒童急走5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導賞
這首詩將農村日常生活裏見到的平凡事物,稍加點染,繪成一幅妙趣橫生的「兒童撲蝶圖」。
籬笆疏疏落落,一條小徑向遠處伸延。樹上杏花、桃花以及各種春天早開的花兒已經凋謝了,枝條上只留下新長出來的綠葉,還沒有形成濃密的樹蔭。調皮的孩子在奔跑,原來他們追着要捉那黃色的蝴蝶。蝶兒偏偏又飛進了油菜田中,那一片金黃色的菜花,猶如千萬隻蝴蝶迎風欲飛,哪是菜花,哪是蝴蝶,實在不好分辨呢。
前兩句淡淡幾筆,很有層次地描繪出春末夏初農村景物的特徵:在低處,疏落的籬笆、小徑,由近處伸延到遠處;在高處,樹枝上長出的新葉還不很繁茂。「樹頭花落未成陰」,是初夏樹木生長的特點,詩人必經過細緻的觀察,才能對自然景物作出這樣真切的描繪。在這靜物寫生的基礎上,畫面中出現了人物,還有動態:孩童天真爛漫地追撲蝴蝶。詩的後兩句,既寫出了兒童的活潑可愛,也以菜花一片金黃的眩目色彩,進一步渲染了農村景色的和諧、美好。
楊萬里善於發掘日常生活中的詩意,捕捉瞬間的新鮮感受,渲染平凡事物中的情趣,不假藻飾,不避俗語,跳脫活潑,寫成一幅幅清新雋永的小品。這首詩正顯示了「誠齋體」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