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孙叔敖埋两头蛇

孙叔敖为儿之时,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对其母泣,母问其故,对曰︰「我闻见两头蛇死;向者出见两头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对曰︰「我恐后人见之,即杀而埋之。」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必报之,汝必不死,天必报汝。」叔敖竟不死,遂为楚相。孙叔敖12之时,见两头蛇3,杀而埋之。归对其母泣,母问其故,对曰:「我闻见两头蛇死4向者56见两头蛇,恐去母死7,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对曰:「我恐后人8见之,即杀而埋之。」其母曰:「吾闻有阴德9者,天必10之,汝必不死,天必报汝。」叔敖竟不死,遂为楚相。

导赏

本文通过孙叔敖埋两头蛇的故事,刻画了小孩的善良本性。
孙叔敖小时候,一次在外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立刻把牠杀死并埋掉了。回到家里,他一看见母亲便哭起来。母亲问他甚么缘故,他告诉母亲刚才在外面玩耍,看见了一条两头蛇。他听人说过看见两头蛇的人会死掉,他怕自己很快会死去,离开母亲,所以伤心地哭起来。母亲问他那条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怕其他人看见这条蛇而遭遇不幸,已把蛇杀死并埋掉了。母亲于是安慰他说:「我听说暗地里作了好事的人,上天必然会报答他的。你一定不会就此死去,上天一定会给你回报的。」孙叔敖果然没有死掉,后来还担任楚相。
这一节文字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如文中的孙叔敖,在杀蛇时尽管毫不犹豫,但内心却天真地相信传闻而极为害怕。「归对其母泣」这一细节,表现了他作为儿童的幼稚心理。杀蛇使不再害别人,描写了他性格中为人设想,大仁大德的一面。深刻地表现出幼年孙叔敖的纯良本性。
文中对孙叔敖和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有感人的描写。孙叔敖哭泣的原因,「恐去母死」,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外,还有对母亲的依恋,可见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是多么亲密。母亲了解儿子处理两头蛇的方法及他的忧虑后,她用一位慈母的爱心和智慧,巧妙地向他解释上天必会报答有阴德的人,这既化解了儿子心中的恐慌,又保护了他纯洁无邪的童心中善良仁慈的美德。
文中孙叔敖母子二人的形象,对于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仁德」仍然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质量。

查阅次数:2191
資料來源:
朗读:《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粤、普)
|
注释:《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
译文:
|
导赏:《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文)、龚广培(粤)、白雪莲(普)

作者/出处

王充

王充(公元二七——九七? ),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省)人。 出身寒门,后来到了洛阳,随当时的大儒班彪学习,他喜欢博览群书而不拘守于章句的解释;为人不慕富贵,曾经任官,后罢官在家,从事著述。

王充是东汉的哲学家,他批判「天人感应」论和谶纬迷信;著有《论衡》八十五卷,二十余万字,论述哲学、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 王充提倡通俗易懂的文风,注重文章的实用价值,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查阅次数:664
資料來源:
《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创作背景

本篇選自《論衡》卷六《福虛篇》。

資料來源:
《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