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諠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以後,孟子不復諠矣。孟子少時,1,其母2織,孟子輟然中止3,乃復4,其母知其5也,呼而問之曰:「何為6中止?」對曰:「有所7,復得。」其母8裂其織9,以此誡之,自是以後,孟子不復諠矣。

導賞

這節文字以孟母斷布教子的故事,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
孟子小時候讀書很不專心。一天,他在唸書,母親在織布。孟子突然停下來,過了一會兒才繼續讀下去。母親於是叫他過來,問他為甚麼停下來。他說自己剛忘記了,後來才又想起來。母親聽見孟子這樣說,立刻拿起剪刀,割斷她正在織的布,作為對孟子的告誡。從此以後,孟子再也不敢在讀書時不集中精神了。
這個故事只用短短數語,即傳神地刻畫了一位嚴母的形象。在兒子不能專心學習的時候,她不是加以訓斥責備,而是先問明原委後,再用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啟迪誘導:一匹布的織成,需要一絲一縷、點點滴滴地累積,一旦半途而廢,必然前功盡棄。通過這一事例,使孟子形象地領悟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的道理。比起直接地說教,寓教於喻的方法,效果顯然要強烈得多。同時,文中孟子的形象也真實可愛。他既有同齡小孩的不專心的毛病,又具有很強的悟性。在領悟了母親的教誨之後,知錯能改,專心讀書,長大後終於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思想家。
孟母教子的故事是我國家庭教育史上的一個成功範例,對後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宋代以來即廣泛流傳的兒童讀物《三字經》,就收錄了這一則故事,從而使寓教於喻、啟發誘導的教育方法深入人心,激勵和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兒童。
查閱次數:2742
資料來源:
朗讀: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文)、廖劍雲(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韓嬰

韓嬰(生卒不詳),燕人,西漢時的學者。漢初傳授《詩經》的有魯、齊、韓、毛四家,韓嬰就是韓詩一派的創立者。文帝時被立為博士,景帝時為常山王劉舜太傅。武帝時,韓嬰曾與漢代另一著名學者董仲舒殿前論辯,董仲舒也難不倒他,可見他很有學問。

韓嬰著有《韓詩外傳》,但這並不是闡釋《詩經》的書,而是先講一個故事,然後徵引《詩經》中的句子為證。書中往往用生動的故事,來評論社會風氣和政治得失,使人無形中受到薰陶,從而培養高尚的情操,開拓廣闊的視野。

查閱次數:1061
資料來源:
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

創作背景

本文節選自《韓詩外傳》卷九。

資料來源:
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