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銓(一一〇二——一一八〇)。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進士。次年,金兵渡江南下,他在虔州(今江西贛州一帶)組織民眾,抗敵有功。紹興年間,因堅決反對向金人屈膝求和,請斬宰相秦檜、副宰相孫近等大臣的首級,獲罪一貶再貶,直至編管吉陽軍。秦檜死後,方得以解除管制。孝宗即位初,欲北伐收復中原失地,他才復出任職。「隆興北伐」失敗後,朝廷又與金人議和,他雖仍受孝宗器重,但見中原恢復無望,遂無心繼續參政,終於獲准回鄉著書立說。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卒諡「忠簡」。著有《澹庵集》。今存詞十六首,詞集名《澹庵長短句》。
胡銓因上書反對與金人議和、請斬秦檜等奸賊而得罪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一帶)。據《宋史》本傳記載,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新州守官又告發他「與客唱酬,謗訕怨望」,於是,他「罪」上加「罪」,被謫往更為僻遠蠻荒的吉陽軍(今海南島的最南端)。所謂「謗訕」,也就是誹謗,「罪」證何在?與詞人之子同輩並有交往的王明清在所撰《揮麈後錄》書中指出就是這首〈好事近〉詞。詞的末句罵秦檜等是「豺狼」,當時秦檜久為宰相,權勢熏天,自然不會饒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