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兮本虛,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心兮本虛1,應物無迹2;操之有要,視為之則3。蔽交於前,其中則遷4。制之於外,以安其內5;克己復禮6,久而誠矣。心靈本是自覺的主題,對外物的感應全無迹象可供把捉。可是掌握心靈活動的方向,也有一種要訣,就是將「視」當作心靈活動的關鍵,而用工夫。一切能造成蔽障的外物,雜現於眼前的時候,自覺的心靈就會隨着這些外物的蔽障而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方向。工夫是要在外發的活動上着力克制。這樣來使內在的自覺心靈安定不移。能像孔子所說的那樣克制私欲而歸於節度,時間一久了,心靈自然會達到純化不雜的境界。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人有秉彝7,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8。卓彼先覺9,知止有定10,閑邪存誠11,非禮勿聽。人類本有一種常常執守的價值規範,這種規範的根源是在自覺心靈的本性中。由於知識的引誘與外物的牽引,才會喪失正當的方向。那種先覺的人何等高明,早就指出:知道界限方能夠堅定。排除掉一切不如理的意念而養着純化的心靈,對一切不如理的言論根本不去聽。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人心之動,因言以宣12;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13,興戎出好14,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15,傷煩則支16。己肆物忤,出悖來違17。非法不道18,欽哉訓辭!人的心靈的一切活動,都要通過語言來向外表現。當言語外發的時候,能夠禁絕躁動和妄動,然後心靈內部方能安靜不擾,專一不亂。何況語言是許多事的樞紐所在,由語言可以惹起一場大戰事,由語言也可以表示許多好感。事情的吉祥或凶險,遭遇的光榮或恥辱,都是由語言招來。語言如果有太過輕易的毛病,結果一定犯荒誕的錯誤;語言如果有繁冗的毛病,結果一定犯支離的錯誤。一個人自己太放肆了,外界必然會來許多忤意之事;一個人出口的話太悖理了,別人向自己說的話也一定會不講理。對於不合道理的話一律都不說,這是我們應該恭敬遵守的古訓之辭。
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哲人知幾19,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20,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能夠默觀一切變化的機緣所在,這由於他在思考上有一種純化的自覺。一個有抱負的人要去勉勵自己的品行,他要去堅守的就是他實際的行為。人能夠順着正理去活動,一切便都會寬裕;人若是順着私欲去活動,那就有很大的危機。在急遽匆忙的時候,也要能夠念念不忘正理,像有所畏懼一樣戰戰兢兢地自己留意操持,等到一個人的習慣與他的自覺的本性合一的時候,他就與聖賢有同一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