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口與鼻爭高下。口曰︰「我談古今是非,爾何能居我上?」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眼謂鼻曰︰「我近鑒毫端,遠察天際,惟我當先。」又謂眉曰︰「爾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雖無用,亦如世有賓客,何益主人?無即不成禮儀。若無眉,成何面目?」口與鼻爭高下。口曰:「我談古今是非,1何能居我上?」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2。」眼謂鼻曰:「我近鑒毫端3,遠察天際,惟我當先4。」又謂眉曰:「爾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雖無用,亦如5有賓客,何6主人?無即不成禮儀7。若無眉,成何面目8?」

導賞

本文是一個有趣的小寓言,記述面上幾個器官的爭執。原先是口與鼻爭功。口認為自己談論古今,判斷是非,非常有用,鼻斷不應在它的上面。但鼻認為自己能辨別飲食的氣味,功勞很大。眼也不甘示弱,加入辯論,說自己近能見最細微的東西,遠能望無盡的天際,它才是最有用;又心中不憤地責問為何一無用處的的眉毛竟然會在它上面。眉毛則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它雖然沒有甚麼實際的用途,但就像世俗應酬中的賓客,他對於主人,雖然沒有用處,但如果沒有賓客,則各種禮俗儀節就沒法舉行了。如果沒有眉毛,一個人的面目會變成甚麼樣子呢?
整節文字是四個器官的對話,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口、鼻、眼、眉人格化,演出了一場生動的小鬧劇。口、鼻、眼的自誇蠻橫可笑,極似世上爭強好勝者的嘴臉。眉的回敬從容不迫而又綿裏藏針,自認只是襯托,但沒了它亦不成樣子,很自然地道出了寓意。「若無眉,成何面目」一句足以讓口鼻眼等輩瞠目結舌,恍然猛醒。
這個寓言旨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所起的作用不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大家團結協作、共同努力,才能讓世界更美好。全文不足百字,但說理井然,構思巧妙,語言精警,讀之令人莞爾。
查閱次數:1762
資料來源:
朗讀:《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文)、楊月波(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王讜

王讜(生卒年不詳),字正甫,長安(今陝西省市西安)人,約為崇甯、大觀(宋徽宗年號)間人,曾入蘇軾門下。他仿《世說新語》體例,著《唐語林》十卷,全書選錄唐代至宋代初五十種筆記、雜史,分門記述,共五十二門。內容多為唐代歷史、政治、文學等遺聞軼事,可與新舊《唐書》互相參証。書中所引用史書,後多散佚,故《唐語林》也有保存史料之功。

查閱次數:603
資料來源:
《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創作背景

本文節錄自《唐語林》。

資料來源:
《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