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缺月掛疏桐,漏斷1人初靜。誰見幽人2獨往來,縹緲3孤鴻影。
彎彎的月亮掛在疏落的梧桐樹梢,漏壺滴盡,夜深人靜。有誰看到幽居的人獨自往來,隱約間像那縹渺的孤雁身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4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5
忽然驚起回頭一看,心裏的怨恨無人能了解。選遍了凋零淒冷的樹木,卻不願隨便停歇在上面,寧可棲息在寂寞冷清的沙洲上。

導賞

東坡初到黃州,心情極為沉鬱悲痛。士大夫淑世濟民的理想落空,面對從未有過的貶謫生活,身心煎熬,是十分嚴厲的考驗。此時,家人尚未團聚,只有長子邁陪侍在側,暫時借住僧舍,心裏充滿着惶惶不安的情緒。東坡詩說:「飢寒未至且安居,憂患已空猶夢怕。」他想隨遇而安,但家人到來後更窘迫的物質生活,東坡其實何嘗不擔憂;而因詩案牽連眾多親友,讓他們受累,東坡也始終耿耿於懷。他在書信中不斷說「多難畏人」,是極沉痛的心聲。雖意識到詩案已結束,可是心中餘悸猶存。
《卜算子》一詞所寫的就是這挫折後的驚悸、憂憤與強烈無悔的情緒。這闋詞的題目交代了寫作的地點,作品本身則運用象喻的手法,抒發此時的心境。首二句寫眼前景:一彎殘缺的月亮掛在葉子稀疏的梧桐樹上,夜已深,人語漸歇,四周一片寂靜。「缺月」、「疏桐」、「漏斷」,這些詞彙強烈呈現了殘敗淒清的景象,在東坡詞中是很少見的,這正是他初貶黃州時心境的投影。「誰見幽人獨往來」?猶疑彷彿之間,好像有人在晃動,但仔細一看,啊,原來是遠處孤鴻掠過的身影。所謂「幽人」,何嘗不是東坡的自稱,強調自己離群索居的幽獨?而所謂「誰見」,則表達了無人知曉的寂寞。「縹渺孤鴻影」,是眼前所見的景象還是借孤鴻以喻獨往來的幽人那清高又失意的感受?似虛亦實,似有意若無意,讓讀者有自由聯想的空間。
此詞上片寫幽人,下片則直接就孤鴻發揮,不像一般詞採統一的敍述觀點,章法奇特,別是一格。黃蘇《寥園詞選》曰:「此詞乃東坡自寫在黃州之寂寞耳。初從人說起,言如孤鴻之冷落。第二闋專就鴻說,語語雙關。格奇而語雋,斯為超詣神品。」孤鴻受到驚擾而飛起,不時回頭探看,心中似有許多憾恨,卻無人能明白理解。這流露出牠失卻伴侶後,對網罟的憂懼,和失群的哀傷。牠最後揀盡寒枝,不肯棲居其上,寧願停息在一片清冷的沙洲上──用語相當決絕,而東坡的自信和不易被摧折的傲骨,卻也表露無遺。東坡此時仍是待罪之身,初到黃州,寓居僧舍,生活很不穩定,心中猶有餘悸,不正是那含恨驚飛、寒枝不棲的孤鴻的心境與處境?此詞以孤鴻自喻,既表現出孤高自賞的態度,憂憤深廣的情緒,同時也呈現了不願與世俗同流的情操。
東坡此篇不似婉轉有情的歌詞,而像借物述懷的詩篇。作品運用了傳統詩歌的比興手法,因此作意在似有還無間,黃庭堅評為「語音心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其意境之高遠處正在於此。

查閱次數:14691
資料來源:
朗讀:黃雅然(粵)、張雅茜(普)
|
註釋:劉少雄,《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典・東坡・詞》,麥田出版
|
譯文:甘玉貞
|
導賞:劉少雄,《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典・東坡・詞》,麥田出版(文)、黃雅然(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蘇軾

蘇軾,生於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卒於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〇三六──一一〇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進士。初任福昌主簿,歷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後因「烏臺詩案」,涉作詩諷刺朝政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北宋哲宗元祐七年(一〇九二),官至禮部尚書,其後屢遭貶謫,終任朝奉官。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任地方官時,關心百姓疾苦,有治績。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述豐富,散文、詩、詞、書畫皆有卓越成就。其文縱橫揮灑,其詩奔放豪邁,清新暢達,富於理趣,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突破了唐五代詞綺艷柔靡的傳統,開創豪放詞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有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吳興茅維刊本《東坡全集》七十五卷和《四部叢刊》據南宋刊本影《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傳世。

查閱次數:9303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東坡於元豐三年(一〇八〇)二月一日至黃州貶所,初寓居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黃州城東南清淮門外);五月遷臨皋亭(在黃州城南長江邊)。此詞的詞題說是「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則當作於本年初到黃州時,二月至五月間。

東坡初到黃州,心情極為沉鬱悲痛。士大夫淑世濟民的理想落空,面對從未有過的貶謫生活,身心煎熬,是十分嚴厲的考驗。此時,家人尚未團聚,只有長子邁陪侍在側,暫時借住僧舍,心裏充滿着惶惶不安的情緒。

資料來源:
劉少雄,《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典・東坡・詞》,麥田出版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