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12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3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4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聖人既以治理天下為任務,一定要了解禍亂的根源所在,然後才能救治它;如不了解禍亂的根源所在,就不能去救治。這猶如醫生治療人的疾病一樣,一定要了解疾病的根源所在,然後才能治療它;如不了解疾病的根源所在,就不能去治療。救治禍亂的人如何能獨不如此?一定要了解禍亂的根源所在,然後才能救治它;如不了解禍亂的根源所在,就不能去救治。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5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6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7,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
聖人既以治理天下為任務,不能不考察禍亂的根源所在。這裏且試行考察一下禍亂的根源在甚麼地方?在於不相愛。臣子的不孝君父,就叫做禍亂。兒子自己愛自己,不去愛父親,所以損害父親以使自己獲得好處;弟弟自己愛自己,不去愛哥哥,所以損害哥哥以使自己獲得好處;臣民自己愛自己,不去愛君主,所以損害君主以使自己獲得好處。這就叫做禍亂。再說,就是父親的不去慈愛兒子,哥哥的不去慈愛弟弟,君主的不去慈愛臣民,這也是天下所說的禍亂。
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8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9,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10。此何也?皆起不相愛。
父親自己愛自己,不去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以使自己獲得好處;哥哥自己愛自己,不去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以使自己獲得好處;君主自己愛自己,不去愛臣民,所以損害臣民以使自己獲得好處。這是甚麼呢,這全起於不相愛。再說,就是講到普天下作小偷土匪的也是這樣。小偷愛自己的家庭,不愛別人的家庭,所以偷竊別人的家庭來滿足自己的家庭,土匪愛自己的身體,不愛別人(的身體),所以殘害別人(的身體)來滿足自己的身體。這是甚麼呢?這全起於不相愛。
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11具此而已矣12
再說,就是講到大夫的彼此侵犯各各的家族,諸侯的彼此侵略各各的國家,這些事也是這樣。大夫各人愛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侵犯別人的家族來滿足自己的家族;諸侯各人愛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侵略別人的國家來滿足自己的國家。普天下的亂事,完全就在這裏了!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慈不孝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13?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慈不孝14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15?故盜賊有亡16
試着考察一下這些事的根源在甚麼地方?這全起於不相愛。如果使天下的人全都彼此相愛,愛別人猶如愛自己一般,還會有不孝的人嗎?把父親、哥哥和君主看得像自己一般,那裏會去幹不孝的事?還會有不慈的人嗎?把兒子、弟弟和臣民看得像自己一般,那裏會去幹不慈的事?所以不孝不慈的事將完全沒有。還會有小偷土匪嗎?把別人的家庭看得像自己的家庭一股,誰會去偷竊,把別人的身體看得像自己的身體一般,誰會去殘害?所以小偷土匪將完全沒有。
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還會有大夫的彼此侵犯各各的家族、諸侯的彼此侵略各各的國家的事嗎?把別人的家族看得像自己的家族一般,誰會去侵犯?把別人的國家看得像自己的國家一般,誰會去侵略?所以大夫的彼此侵犯各各的家庭、諸侯的彼此侵略各各的國家的事將完全沒有。如果使天下的人全都彼此相愛,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彼此侵略,家族與家族之間不彼此侵犯,小偷土匪全沒有,君臣父子都能夠孝慈,如果這樣,那麼天下便太平了。
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17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18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所以聖人既以治理天下為任務,怎麼不能去禁止嫌怨而提倡愛?所以天下彼此相愛就太平,彼此嫌怨就混亂。所以老師墨先生說:不可以不提倡愛人的緣故,就是這個了。

導賞

本篇用「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的各種大小具體事例來說明治理天下的「聖人」必須提倡兼愛的道理,從而建立墨子全部學說的基礎。
本篇文體樸拙,組織頗有條理,但字句極為囉嗦呆板。文中首先講治天下必須從禍亂的根源處下手,因此指出必先考察禍亂根源所在,而判斷為「不相愛」。接着逐層說明為甚麼不相愛會產生禍亂,於是從最基本的父子兄弟君臣這些人間關係,講到關係較疏的同社會的其他人(盜賊),最後講到社會集團與社會集團,講到家族(大夫)與邦國(諸侯),把不相愛產生禍亂的具體事例,由近及遠由小到大地逐層舉出,這自然歸結到「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的大綜結。然後正面說明,如果「天下兼相愛」,則同樣也是由近及遠由小及大地逐層安寧起來,終於到達「天下治」這一最後的目的。這樣,才拿出聖人自然要「禁惡而勸愛」這一全文所說道理的結論,在這一結論之後,才點出「故子墨子曰」,點出墨子這個人的(根據客觀事理的結論而生的)主張──本文能分清具體事例的層次,分清「客觀事理」與「個人主張」的微妙岐異,足能表示墨子那種比較謹嚴的理則(邏輯)頭腦。

查閱次數:11934
資料來源:
朗讀:黃雅然(粵)、程廣寬(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黃雅然(粵)、程廣寬(普)

作者/出處

《墨子》

《墨子》是記錄思想家墨翟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題為「宋墨翟撰」,估計乃墨家弟子及後人所輯述,並非自著。

墨翟生於周貞定王元年,卒於周安王二十六年(西元前四六八──前三七六)。戰國宋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據《漢書 ‧ 藝文志》載,原書共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分十五卷。其中《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諸篇為墨家思想的主要文字,使墨家之言成為一重要學派,與儒家並稱顯學。

在先秦諸子的散文中,《墨子》文章的理論性最強,具說服力。其文雖不重文采,卻開論辯文的先河。通行本有清孫詒讓的《墨子閒詁》。

查閱次數:2361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本篇選自《墨子閒詁》卷四,內容探討天下相亂之源與治亂之方。墨子認為,天下之亂,「起不相愛」,因而提出治亂之方,「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最後歸結於「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總之,墨子所提倡的「兼愛」,正與儒家的「推恩」相對立。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