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生於宋仁宗嘉祐元年,卒於宋徽宗宣和三年(一〇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宋神宗元豐(一〇七八──一〇八五)中,因獻《汴都賦》而被擢拔為太學正,歷任溧水知縣、校書郎,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宋徽宗時置大晟府,被召為大提舉,其後任順昌知府,徙處州。
周邦彥是北宋詞學的集大成者,其詞格律嚴密,開南宋姜夔、張炎一派詞風,對後世詞學影響深遠。周邦彥長於長調,語句工麗,風格典雅,內容以抒發羈旅和相思之情為主。有《片玉集》。《六醜》,乃作者自製的一支新詞牌,在他以前並無此調。據陳元龍注,「醜」字作「類」解;周密《癸辛雜志》說,「徽宗周邦彥六醜之義,對曰:『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按此,六醜乃截取六種宮調中最佳部份拼揍而成,相當於「集曲」。題下注為「落花」,即詠落花之作;詞中有「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句,此落花當係有刺之薔薇,故別作「薔薇謝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