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急於義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1急於義2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3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4。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5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這五個人,原是在周蓼洲老先生被捕的時候,激於義憤而死的。到現在,那裏的賢良士紳,請准了官府,把魏太監的生祠拆毀,就在那地方葬了他們;並且在墓前樹立上碑,來表彰他們的行為。唉唉,真是一椿盛事啊!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爾。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堙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與?獨五人之皦皦,何也?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爾。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堙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與6?獨五人之皦皦7,何也?
這五個人的死,距離現在造墳營葬,時間只有十一個月;在這十一個月當中,單只那些有錢有勢和慷慨得意的人,因為疾病死掉,死後湮沒無聞,不值得再提起的,就已經很多了;何況還有在鄉間死的那些沒有一點聲名的人呢?然而獨有這五個人死後光照人間,這是甚麼道理呢?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繇使也。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8吾社之行為士先者9為之聲義10斂貲財11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12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13抶而仆之14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15,為魏之私人16,周公之逮所繇使也。
我還記得周老先生被捕的時候,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我們社裏那些德操能孚眾望的,為了伸張正義,給他訴冤請命,當時大家還湊集了金錢給他送行,都悲痛得放聲大哭,震動了天地。捕人的官役按着劍走上前來,問「誰為他這樣哀哭?」大家實在不能忍耐,便把捕人的官役打倒在地。這時候以大中丞的職銜巡撫吳郡的,是魏太監的私人,逮捕周老先生,就是由他指使的。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譟而相逐。中丞匿於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17則譟而相逐18。中丞匿於溷藩19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20,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21在墓者也。
吳郡的老百姓正在悲憤填胸,於是便藉着他用嚴厲的聲音呵斥的時候,鼓噪着向前追他,他不顧中丞的尊嚴,嚇得逃到廁所裏躲藏,才沒有當面吃虧。之後,他就把這次吳郡老百姓的變亂,呈報朝廷,請示辦法,結果是追究出為首的五個人,判處死刑。這五個人的名字是︰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就是現在一道合葬在墳墓裏的五個人。
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陽陽,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卒與屍合。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然五人之當刑22也,意氣陽陽23,呼中丞之名而24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25,卒與屍合。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可是這五個人在臨刑的時候,都揚揚得意地叫着中丞的名字罵他,說說笑笑、從從容容地死的;人頭掛在城牆上,顏色一點也沒有變。有些賢良的士紳,拿出了五十兩銀子,買了這五個人的頭,用匣子封藏起來,終歸同他們的屍身合到一塊,所以現在墳墓裏頭,五個人的屍首是完完全全的呢。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嗟乎!大閹之亂,縉紳26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27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28故哉?
唉唉!要說在大太監紊亂朝政、殘殺忠良的這一段期間,那些做官的人能夠始終不變節附逆的,就整個國家這麼大的範圍來說,有幾個人呢?然而這五個人都是生在尋常老百姓家,平素沒有聽見過《詩經》《書經》裏的教訓,卻能為了大義,激發起昂揚的鬥志,不顧慮有甚麼危險,情願犧牲性命,這又是甚麼緣故呢?
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環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且矯詔紛出29鉤黨之捕30遍於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31大閹亦逡巡畏義32非常之謀33,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環道路34,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況且當時魏太監假託天子聖旨,亂發命令,在全國各地,藉與東林黨勾結為名,大舉捕人;終於因為我們郡裏老百姓憤怒地給他這一個打擊,才不敢再胡亂株連。大太監自己也因為害怕正義,有所顧忌,他那篡逆的陰謀,才不容易驟然發動;等到當今聖上出來,就不得不在放逐的路上畏罪自縊,這不能說不是這五個人的力量呢。
繇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翦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美顯,榮於身後。繇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翦發杜門35佯狂不知所之者36,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37於朝廷,贈謚美顯38,榮於身後。
從這裏看來,如今那些做大官的人,一旦犯了罪,有的想脫逃,但無論遠近都找不到容身的地方;有的又想剃髮出家當和尚,或是關在家裏隱居不出門,或是假裝瘋狂,自己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像這樣的人,他們辱沒了人格,降低了操行,仍然不免一死,和這五個人的死比較一下,究竟誰輕誰重呢?所以周蓼洲老先生,終於在朝廷上顯明出他的忠義,天子追贈給他佳美的謚號,死後得到莫大的光榮;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9,列其姓名於大堤40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41!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42以老於戶牖之下43,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44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這五個人也得到建墳安葬,把姓名列在大堤上,各地的人經過這個地方,沒有不向他們致敬而為他們悲哀的,這的確是百代都難得碰到的盛事啊。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叫這五個人保存住他們的頭顱,由壯至老只在他們自己的屋裏,安安全全過完他們的一生,那麼人人都可以拿他們當做奴隸來役使,怎麼能夠使得那些上等人們,在這墓道上激動地發出志士的悲哀呢?
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45,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46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47
所以我和同社的諸位先生,覺得墳墓上不可以光有一座空碑,便給他寫了這篇文章,也是為了藉此伸明生死關係的重大,和老百姓對於國家的重要。
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48太史文起文公49孟長姚公50也。
所說的賢良士紳,是太僕卿吳因之老先生,太史文文起老先生和姚孟長老先生。

導賞

本文敍述五人被殺及邑人為之建墳營葬的經過,表揚五人因激於義憤而犧牲性命的壯烈,並強調五人死難的價值之高和影響之大。
本文原不分段,為了便於閱讀研究,現在分為七段。
首段即指出五人的死因,敍述建墳立碑的經過和用意,並贊歎為盛舉,可以說是全篇的總綱。
次段是議論。拿五人的死和其餘的死者相比,逼出五人的死何以獨能光照世間的問題,藉以引起下文。
三段是一種追記的倒敍,回憶到五人死時的情形,因即詳述此事的發生與結束。此事的導火線是周順昌的被逮,釀成慘禍的關鍵卻在執政者對於民情的壓抑。從敍述中反映出一個忠正的周順昌是如何得到民眾的愛護──為之請命、為之送行、為之哀哭;也反映出作為魏閹爪牙的執政者的殘暴──按劍而前、厲聲以呵、呈請按誅;但更重要的是暗示出這一次的民變,是由執政者的粗暴激逼出來的,責任全應由執政者來負;從而也就顯明了民眾的「抶而仆之」「譟而相逐」,是可以原諒的不得已的行動,而結果五人的被誅,就必然是無罪而屈死的了。這段文字寫得有聲有色,正在執政者厲聲呵問的時候,民眾卻敢於「譟而相逐」,這說明他們為了大義而毫不畏死;正在民眾「譟而相逐」的時候,執政者卻不顧應有的尊嚴而嚇得藏到廁所裏去,這個好看的鏡頭,寫出他的為了不義之舉而膽怯怕死。兩相比照,一方面是義,一方面是不義;一方面是不畏死,一方面是怕死,非常顯明。他使讀者隨着作者的筆觸,一同對那位巡撫恨惡,一同對那些民眾同情,更一同對五人的冤死表示哀悼和憤怒。這一點,已經很具體地回答了第二段最後為甚麼「獨五人之皦皦」的問題。
四段寫五人臨刑時的從容,意氣揚揚地談笑,表現出了他們視死如歸而毫不畏死的堅強態度。儒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老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在這裏都得到證明。士大夫肯出金為他們全屍,說明了他們的死已感動了上層社會的人士,這些人同情的是站在正義這一方面的民眾,而不同情站在不義那一方面的執政者,雖然他們和執政者都同是上層社會的人。
五段是議論,主要提出兩點︰一是五人的死難能可貴,有很高的價值,喝過墨水的大官們都怕死而變節,不識一字的草野小民卻能守義而犧牲,作者故意問是甚麼緣故,緣故就是明末士風的敗壞;二是五人的死影響之大,它阻止了魏閹的殘殺忠良的進行,打消了魏閹篡位陰謀的實現;反過來說,如果沒有五人的死,魏閹勢必要把全國忠良殺盡,勢必要篡位稱帝,那麼,明朝也就早滅亡了,這就是作者在下一段所說的「匹夫之有重於社稷」的論據。
六段是全文的總結,說明死生關係之重大;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正是作者所要申明的理論核心。不但那些犯罪應死的大官,雖費盡心機,東逃西躲,終歸難免一死,死得可恥,就是此五人,如果老死戶牖之下,盡其天年,也就是死得無聲無臭,算不得甚麼。這次為義而死,為人而死,死得光榮極了,四方的人都過而拜且泣,豪傑的人都扼腕而悲悼,這正是竭力在對五人的表揚上用筆墨。「百世之遇」一語,乃是贊歎之辭,恰好回顧到首段的「亦盛矣哉」。最後二語點出寫作此記的用意,也可以說是總結了上面的論點。
最後一段是附帶寫出那些幫忙玉成建墓立碑的當地紳士三人的名字,也等於代死者酬謝他的盛情,使其名字能在碑上永存。
查閱次數:2754
資料來源:
朗讀:楊桂康(粵)、張雅茜(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張敬才(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張溥

張溥,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卒於明思宗崇禎十四年(一六〇二──一六四一)。字天如,號西銘,太倉(今江蘇太倉)人。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選庶吉士,不久即乞假歸家,不再出仕。崇禎六年(一六三三),集家鄉同道文士於蘇州虎丘結成復社,與宦官勢力抗衡。明朝滅亡後,復社成為江南反清的一股力量。在文學上,張溥反對復古,主張創新,著有《詩》三卷,《七錄齋集》十二卷,另輯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查閱次數:2408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五人墓碑記》選自張溥《七錄齋集存稿》卷三。明熹宗天啟六年(一六二六)三月十五日,宦官魏忠賢派人至蘇州逮捕東林黨人周順昌,激起當地數萬市民義憤,奮起打死捕人官差。江蘇巡撫毛一鷺下令將倡亂民顏佩韋、馬杰、沈揚、楊念如、周文元五人處死。明思宗即位後,魏忠賢及其黨羽受到懲處,蘇州士大夫請求為被殺的五義士立碑。本文就是張溥撰寫的碑記。

本文屬於墓誌類,但作法與一般的墓誌銘不同。一般墓誌銘,以羅列「德善功烈」與「學行大節」為尚,而張溥的《五人墓碑記》,夾敘夾議,集敘事、議論、描寫、抒情於一篇,彰顯出「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之主題;文章前後呼應,另具創新的風格。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