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是孔門後學所記和西漢(公元前二〇六──二五)學者輯錄關於禮儀制度的言論集。今本《禮記》,由西漢學官戴聖所輯,又名《小戴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戴聖,西漢中期人(生卒年不詳)。祖籍梁郡(今河南商丘),與輯錄《大戴禮記》的叔父戴德同學禮於后蒼,漢宣帝時繼后蒼為博士,官至九江太守。
《禮記》收有《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其中有解釋《儀禮》的,有考證和記載禮儀制度的,有專門記錄孔子和七十子的言行的,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儒家學說和文物制度的重要典籍。《禮記》最早有東漢鄭玄注,另有唐孔穎達《禮記注疏》、元陳澔《禮記集說》和清孫希旦《禮記集解》。本文錄自《禮記‧中庸第三十一》。《中庸》一篇,於《禮記》不分章節。南宋淳熙四年撫州台使庫刻《禮記》鄭玄注二十卷本,《中庸》在卷十六,不分卷,亦不分章節。唐孔穎達《禮記正義》,現時通行本為清代阮元校刻六十三卷本,《中庸》在卷五十二(止於「道前定則不窮」句)、五十三(始於「在下位不獲乎上」句),分作兩半,無章節。又南宋紹興《禮記正義》七十卷本,《中庸》在卷六十(止於「至道不凝焉」句)、六十一(始於「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句),分為兩半,亦無章節。惟分法與六十三卷本異。由此可知,古人分卷,祇係遷就篇幅,原無實質意義。此非所謂《漢志》兩篇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