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宋人1得玉,獻諸2子罕3。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4玉人5,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6寶,7以玉為寶,若以與我8,皆9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導賞

歷史上的子罕,為人寬厚,體恤百姓。本文描寫他不同流俗的見解和不收取饋贈的行為,突顯了他的操守和品德。
宋國有一個人把一塊寶玉獻給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人說曾經把那塊玉給玉工看過,證明是難得的珍品,所以才敢獻給他。子罕的價值觀和獻玉人不同,他認為不貪戀財物的品德才是最寶貴的。獻玉人把那塊玉當做寶物,如果他把玉收下,兩個人都會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與其這樣,不如各自保有自己的寶物吧。
故事圍繞「獻玉」的事件而展開。寶玉在常人眼中是難得的貴重物品,子罕卻不願接受。文中首先陳述了這一事實,使人不禁想了解原因。通過獻玉者和子罕二人對寶物不同看法的說明,突現了子罕輕視財物,注重個人品德的高尚情操。
本節文字先敘事,後記言。敘事的部分很簡潔,三言兩語便將事件交代了。記言的部分,則頗能顯示《左傳》的特色。文中獻玉人和子罕的對答,傳神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地位和心理。獻玉人為證明他所獻的確是寶物,說出他曾找玉工鑑定的事實,對在上位的人小心謹慎侍奉的態度,讀者可以由此想像得到。對話中的「敢」字,更生動刻畫了身處下級的獻玉者的謙敬心理。子罕的答辭,雖然說的是堂堂正正的道理,但並沒有擺出義正詞嚴教訓別人的姿態,而是委婉含蓄地回絕了獻玉人的饋贈,一句「不若人有其寶」,既不損獻玉人的面子,亦保存了自己的美德。由此可見子罕確是一個品格高尚,謙厚待人的君子。

查閱次數:2558
資料來源:
朗讀:《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文)、陳婉霞(粵)、程廣寬(普)

作者/出處

《左傳》

《左傳》是一部記事詳實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西漢以後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為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丘明生平不詳。與《公羊傳》、《穀梁傳》列為《春秋》三傳。《左傳》一書,記述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況,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文獻。《左傳》既是史學名著,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無論記言或記事,都很精簡,文中善用簡約的語句去表達人物的辭令和行為。記敍大戰役和複雜的情節,亦層次分明,結構縝密,是敍事散文中的傑作。

查閱次數:3549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本文選自《左傳‧襄公十五年》。

資料來源:
《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