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一) 概述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种种经历和所思所想,通过各种文体得以记录。从古诗丶诸子百家丶楚辞丶唐宋古文丶唐诗丶宋词至元曲,各自辉煌,古人思绪均记载在这些经过历代筛选保存的作品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资产。
这些文化瑰宝,理应珍视并予传承,因此中国历代都有编选前人优秀作品的做法;例如《诗经》丶《昭明文选》丶《全唐诗》丶《全唐文》丶《全宋词》等,至清代就有精选的《唐诗三百首》丶《古文观止》等,作为莘莘学子必读的范本。
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古诗文不再在日常使用,即使有人仍想认识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但碍於时代久远,语言变异,要读懂古诗文并不容易。
我们看到保存和推广中华文化重要资产的价值,认为应该投放资源,善用现今资讯科技,建立和持续提升一个全面开放的古诗文网络平台。因此注册成立「国粹文化有限公司」(香港政府认可慈善机构), 建立「中国古诗文精读」电子平台,供读者免费使用。
本平台运用电子媒体的优势,加强表现成效,并同时备有网页版本和流动应用程式版本,方便使用者随时随地查看。另外,为推广中华书画之精粹,网站首页特别连结到台北故宫典藏资料库的古画及古字。
(二) 对象
- 面向全世界华人社会。
- 对中国古诗文有兴趣的中外人士。
(三) 内容范围
- 挑选约350篇文质优美丶声情并茂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年代由先秦至清未,尽量涵盖有代表性的作品,体裁包括诗经丶楚辞丶诗丶词丶曲丶文丶辞赋丶小说等。每篇作品均按程度分为初丶中丶高三类。
- 每篇作品皆繁丶简对照,均备朗读丶注释丶译文丶导赏四个部分,让读者对作品有基本的了解,「读」和「赏」更同时配有粤语和普通话音频。部分作品更连结至黄宏发先生的古诗词英译网站,方便海外读者参考。
- 每篇作品有作者及创作背景的介绍,让读者更易理解作者的创作心路历程。
- 所有作品内容均向相关出版社或作者取得正式授权(在资料来源列明)。古诗文作品历来曾出现不同版本,本平台所呈现的版本,均依获得授权的出版物。
(四) 进程
(1) 策划:2019年1月~ 4 月
- 建构工作团队丶调查研究丶撰写计划书;
- 设定内容范围及平台功能等先导工作。
(2) 试验:2019年5月~ 10 月
- 选择少量作品(50篇)制作示范版本;
- 邀请各类试用者,并与焦点小组讨论,收集意见。
(3) 制作:2019年10月~ 2020年10月
- 就所收集意见改善网站平台的功能及页面设计;
- 建立顾问团队,拣选第一阶段内容(348篇),然後物色各篇内容的合适材料和取得有关版权;
- 制作全部选篇内容,包括在数据库输入所有作品内容,录制「读丶赏」音档,并建立「读丶注丶译丶赏」功能。
(4) 测试:2020年11 月~ 2021年4月
- 启动网上测试版收集读者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内容和功能;
- 硏究开发流动应用程式,供手机及平板电脑使用,方便更多读者。
(5) 第一阶段共制作了350篇
正式发布 : 2021年5月
(6) 第二阶段共150篇
2022年5月开始上载
先将原文丶注丶赏等陆续上载,稍後亦会分阶段完成粤丶普录音等工作。
敬希垂注
(五) 工作人员
中国古诗文精读工作小组
项目工程执行人员
- 行政:陈倩儿
- 财务:田秀香
- 编辑:甘玉贞
- 网站工程: Amigo Systems Holdings Limited
- 美术设计: 郑健柏丶马庆辉
- 数据库输入及整理: 吴凤青
- 打字:日升公司丶黄志明
- 推广策划:朱庆成
(六) 鸣谢
-
(1) 提供宝贵意见
冯珍今女士丶吴瑞卿女士丶关梦南先生丶刘少雄教授丶关子尹教授丶梁汉光先生丶林悦恒先生丶杨锺基教授
-
(2) 录音事宜
- 协助联络:曾菀嫈女士丶白雪莲女士丶张敬才先生丶信誉国际
- 所有参与录音人士:於每篇作品後的「资料来源」列出录音者名单
-
(3) 授予内容版权
文津出版社丶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丶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丶甘玉贞女士
(七) 特别鸣谢
- 友联出版社丶刘少雄教授丶关梦南先生丶冯珍今女士(张磊) 免费提供内容版权
- 黄宏发先生准予连结至其古诗词英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