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1见孟子曰:「暴见于王2,王3暴以好乐4,暴未有以对5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6乎﹖」
庄暴往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自己爱好音乐,我不知怎样应对。」接着又问:「爱好音乐又怎么样呢?」孟子说:「大王非常爱好音乐的话,那么齐国就差不多治理好了。」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他日,见于王曰:「王7语庄子以好乐,有诸8﹖」王变乎色9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10也,11好世俗之乐12。」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13古之乐也。」曰:「可得闻14﹖」曰:「独乐乐15,与人乐乐,孰乐16﹖」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几天后,孟子晋见齐王时说:「大王曾经对庄子说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齐王变了脸色,说:「我并不是喜好古代贤王的雅乐,只不过是喜好当今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孟子说:「大王如果很喜爱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治理好了。现今的世俗音乐,也等同古代的雅乐。」齐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其他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齐王说:「不如与其他人一起快乐。」孟子说:「与少数人欣赏音乐快乐,与众多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齐王说:「不如与众多人一起快乐。」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1718疾首蹙頞19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2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21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22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请让我给大王讲讲快乐这回事: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音乐声,都愁眉苦脸地互相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但为甚么要使我们陷入这种困境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声音,看到华丽的仪仗旌旗,都愁眉苦脸地互相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甚么要使我们陷入这种困境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缘故,是由于没有与民众共同快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23矣。」
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音乐声,都高兴地眉开眼笑互相转告:『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声音,看到华丽的仪仗旌旗,都高兴地眉开眼笑互相转告:『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别的缘故,是由于与民众共同快乐。现在大王能够与百姓同乐,就可以称王统治天下了。」

导赏

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思想主要发扬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后世只能在《论语》的片言只语记录中看到一些端倪。孟子留下的《孟子》七篇则较有系统地具体谈到如何在自身的修养和政治上发扬「仁」的思想。孟子除着重自身的修养,更希望在政治上推行儒家的主张,使天下大治。孟子曾周游列国去宣扬「仁政」、「王道」,是他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当时各国诸侯忙于富国强兵和攻城略地,虽然对孟子十分礼遇,却都认为他的主张迂阔而不切实际,纷纷拒绝了他。
《庄暴见孟子章》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集中谈治国之道,其中提出了「与民同乐」就是仁政的一种表现。
篇章开头写了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可以说是一个引子。庄暴是齐国的大臣,他告诉孟子,有一天他晋见齐王时,齐王告诉他自己喜欢音乐,当时他不懂得怎样回答。他就问孟子:齐王喜欢音乐,那又怎样呢?孟子就说:如果齐王真的很喜欢音乐,那齐国就差不多了。这个「差不多」的意思,是指齐国差不多可以治理好了。不过孟子在这里没有再解释齐王好乐和齐国大治有甚么关系。
笔锋一转,进入第二部分,写孟子自己晋见齐王,与齐王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有三层的发展。最初孟子问齐王:「听说您告诉庄暴自己喜欢音乐,有这样的事吗?」这里写了齐王一个很有趣的反应:「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他对孟子说,自己喜欢的不是先王的典雅之乐,只是世俗的流行乐曲吧了。齐王为甚么脸色也变了?有人认为他为自己只喜欢世俗之乐感到尴尬,也有人认为他是懊恼庄暴把自己好乐之事告诉孟子;总之齐王并不想孟子以「好乐」作话题。我们先看看「先王之乐」是甚么。《礼记‧乐记》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又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古代君主认为音乐既发自人的内心所感,能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加以重视。先王制订礼、乐,是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与刑、政一样,都是管治的不同手法。在此「先王之乐」代表了孟子所宣扬的「先王之道」,也就是行「仁政」、「王道」。
齐王明知孟子一直宣扬的是「仁政」,自己的取向是与他不同的,因此先阻挡他的游说之路,说自己喜欢的并不是「先王之乐」。齐王心中早已对孟子的伟大理论有了戒心,如果孟子在此时向齐王论说一番「先王之乐」怎样比「世俗之乐」好,再引申到「先王之道」,齐王必定听不入耳。这里孟子有很聪明的做法。他能把握齐王的心理,避免直接推销「先王之道」,只是顺应齐王所提的「好乐」,以音乐爱好与治理国家扣连起来。他告诉齐王,只要他真的喜欢音乐,齐国就可治理好了,这不在乎他喜欢甚么音乐,现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都是一样的。他这番话果然消除了齐王的戒心,更引起了他的兴趣,主动说出:「可得闻与?」由此转入第二层的引导式对答。
孟子接着用了两个对比情况来询问齐王:到底独自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和少数人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众多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众同乐。孟子在这里做了一个诱导式铺垫,令齐王先自行说出与众同乐是好事,便更易接受他以下要说的道理了。
对话第三层以「臣请为王言乐」一句开始。这里孟子用了很多篇幅去解说,但他并没有以讲道理的方式去谈,甚至所说的并不是音乐的本身。他描绘了几个情境,指出在不同情况下,齐王的音乐和畋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第一个情况是:百姓看到国君作乐,全都头痛皱眉地埋怨他只顾自己享乐,百姓却在痛苦之中,骨肉离散。孟子的解释是:「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第二个情况是:百姓看到国君作乐,全都面有喜色地互相转告,为国君身体健康而高兴。孟子的解释是:「此无他,与民同乐也。」最后孟子回应前面并作结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指齐王既然愿意与百姓同乐,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
孟子要齐王实行的「与民同乐」,当然不是与百姓一同欣赏音乐这么简单,而是要实行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措施,也就是他一直推销的「仁政」。孟子在这里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先诱导齐王自己说出「与众同乐」是好事,再以两幅形象生动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作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这样的论说,使齐王易于明白,也更容易接受。孟子在游说各国君主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种「因势利导」的技巧,使被游说的一方不经意的自行引出他要说的道理,从而达至成功游说的效果。虽然后来大多数国君都因眼前利害关系,认为孟子的仁政理论不切实际而不予采纳,但孟子论辩技巧的高明是无容置疑的。
除了「因势利导」,孟子常用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道理更明确。孟子问齐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就运用了对比。后面描绘齐王作乐时百姓有不同反应,也用了两个对比的情境。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况,却用了很相似的句式来写,甚至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说明国君进行相同的享乐活动,但引起百姓截然不同的反应,关键只在于能否与民同乐。这种写法可使主题更容易凸显。
孟子散文的生动语言也很值得欣赏。篇章虽是语录体,但描写人物的反应时十分生动,像写齐王听到孟子问自己是不是喜欢音乐时「变乎色」,写百姓的反应「疾首蹙頞」和「欣欣然有喜色」等,都是很生动的描写。我们看到战国时代的哲理散文比春秋时代有很大的发展,无论是篇章结构、推理手法和语句修辞,都更多姿多采。孟子的文章更是这个时代的表表者,成为后世写作说理散文的楷模。

作者/出处

《孟子》

《孟子》一书,有以为是孟子自撰,有以为是其门人所记,《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类,今存七篇。 宋以后列于经部,朱熹将它与《论语》、《礼记》的〈大学〉和〈中庸〉篇合成《四书》,为之作注,从此成儒家经典。

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赫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三七二──二八九)。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大思想家。 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身处战乱的时代,提倡「民贵君轻」,主张推行「王道」,可是不被诸侯所采纳,于是退而讲学著述。

《孟子》的文章,长于辩论,善用譬喻,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对后世散文有很大影响。 通行注本有东汉赵歧《孟子章句》、宋孙奭《孟子注疏》、朱熹《四书集注》和清焦循《孟子正义》。

查阅次数:4013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孟子》一書共有七篇十四卷。本篇選自其中的《梁惠王章句下》,題目為後人所起。

孟子是孔子之後的儒家思想主要發揚者,除着重自身的修養,更希望在政治上推行儒家的主張,使天下大治。孟子曾周遊列國去宣揚「仁政」、「王道」,是他學說中的核心思想。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本篇集中談治國之道,其中提出了「與民同樂」就是仁政的一種表現。

資料來源:
甘玉贞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