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1翠柳2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3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含西岭千秋雪4
门泊东吴万里船。5东吴6万里船。

导赏

这首诗写于杜甫一家在成都草堂居住的时期,当时他的生活较为安定,因而对周围的景致也就特别感兴趣。在这首诗里,诗人用轻快、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春回大地的郊野风光,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杜甫用诗的语言「画」出了四种景物,而这四种景物都围绕一个主题:春回大地。草堂周围的柳树披上了绿装,这是春的色彩;一对小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这是春天的声音。抬头仰望,一行白鹭正展翅飞向蓝天,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从窗户远望,那终年积雪的山岭尽入眼帘。在草堂附近的锦江,停泊着远航的船只。当时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开始计划回归,想到如果从这里乘船,一直沿长江而下,就可以到达吴地了。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这幅图景,层次分明,色彩调和。西岭积雪是远景,江上泊船是中景,白鹭飞翔是中近景,黄鹂鸣柳是近景。这些景致交相映衬,形成了一幅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的图画。而且黄鹂、翠柳、白鹭、蓝天,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上,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色彩绚丽,气氛谐和。
这首诗虽然短短四句,但两两成偶,对仗极为工整,前两句:「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绿」对「青天」;后两句:「窗」对「门」、「含」对「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并无奇字险句,但自然流畅,描写的景物错落有致,意境交融。

查阅次数:2954
資料來源:
朗读: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粤、普)
|
注释: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
|
译文:
|
导赏: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文)、李婉华(粤)

作者/出处

杜甫

杜甫,生于唐睿宗太极元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七一二──七七〇)。 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后迁河南巩县。 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著名诗人。 杜甫自小刻苦力学,但屡应进士试不第。 于是漫游于齐、赵、梁、宋(今山东、河北、河南)之间。 唐玄宗天宝十年(七五一)四十四岁,向玄宗献《三大礼赋》,受赏识,任右衞率府曹参军。 安史乱起,杜甫从长安逃到凤翔,肃宗任为左拾遗,一年后,因为领兵战败的宰相房内战求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入蜀,筑草堂定居。 严武荐为西川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晚年生活贫困,病逝于江、湘途中。

杜甫是唐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大时代,其诗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民间的疾苦,後世称为「诗史」、「诗圣」。 他的诗歌,融会众长,兼备诸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作诗现存1400余首,有清康熙42年(一七〇三)刻本仇兆鳌《杜诗详注》二十五卷,附编二卷传世。

查阅次数:4396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春天。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流落成都,為棲身而在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居住。他在那裏居住的期間,創作了超過二百首詩歌。其中一些是充滿生活情趣的小詩;本詩是一組四首題為《絕句》的七言絕詩的第三首。

資料來源:
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